从解放之初,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荡涤旧上海污泥浊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初步建设成一个生产门类比较齐全、协作配套能力比较强、科学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为新中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作出重大贡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坚持浦东开发开放不动摇,在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改革新路上,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实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显著提升,充满生机活力地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再出发”,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打响上海服务、制造、购物和文化“四大品牌”,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70年来,上海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党、国家、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回望70年,成就今日上海,少不了党中央领导对上海的关心和指导。毛泽东同志“上海有前途,要发展”的重要指示,邓小平同志“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和“后来居上”的谆谆嘱托,江泽民同志作出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提出上海要实现“四个率先”的殷切期望,习近平同志希望上海“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对上海更好为全国发展大局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等方面提出要求,并交给上海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等三项重大任务。
回望70年,成就今日上海,少不了政府的干实事和敢为人先。例如1986年,时任上海市市长江泽民提出,每年限时完成十几件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最大限度地解除市民的后顾之忧。“菜篮子”工程在市郊建起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推广优良品种,破解市民“吃菜难”的问题;增加公交车辆,建立上海铁路新客站,市长江泽民亲自担任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完成被苏联专家说成“豆腐里打洞”无法实现的地铁建设,解决公共交通的问题等等,实事工程暖人心。除了干实事,上海政府还敢于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第一个提出把解决资金难题的目光放宽到全世界,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本市场,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进行融资,以自借自还的形式用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技术改造和发展第三产业;第一个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土地批租,充实“钱袋子”,促进旧区改造和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平台静安证券营业部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幕…如今的陆家嘴地区高楼林立,成为世界著名的城市天际线之一。
——读《影像中国70年:上海卷》有感 节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