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党史读书会 |《中国新觉醒》

2021-06-29 17:04:08 吴孟知

党史读书会 |《中国新觉醒》

图片

100.jpg


栏目介绍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引领更多的同学“学党史,悟思想”,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特开辟“党史读书会”栏目,精心选取了24篇优秀读书报告,向大家分享书籍以及预备党员同志的读书感悟,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个栏目回顾百年党史,展望美好明天,共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专题导语 …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回顾70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指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指十八大以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史读书会的第三篇章“建设”将带领大家阅读《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邓小平文选》《影像中国70年:上海卷》等记录建国后经济文明建设历程的书籍,学习70年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

书籍介绍 …

《中国新觉醒》是郑必坚编撰的一本专题论集,以作者的相关论著按专题编辑而成,收录了我国著名理论专家郑必坚的论文和讲演七十篇,分为六个专题,囊括了郑必坚同志在“爱国主义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梦和天下大势”“国际范围的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等诸多方面的论述。是一部深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和道路、中国和平崛起与未来发展战略的权威著作。书中所录对十八大精神的解读和多篇与国外政要的会谈纪实,均为首次结集出版。

2017年4月,该书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觉醒.png


读书报告分享者:商学院本科生仙林党支部 预备党员 吴孟知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这一百年里,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从十几个人一直成长到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其中的艰辛难以尽数。而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拥有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多么先进的武器,也并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控制多少城市、拥有多少资金,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受到人民的支持。马克思认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也曾说人民就像河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共产党在这一百年内便一直遵循着这个理念,扎根农村、建立根据地、搞土地革命来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在敌我力量差距大的时候,依靠人民战争以少胜多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一渡赤水时,没有船只,也没有桥梁,本来朱德已经打算带着军队以班为单位游过河去,但是当地老百姓硬是将自己家的门板都拆了下来做成木筏供红军渡河。2020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虽然国内疫情很严重,但是国家依旧咬牙坚持,一定要在2020年实现对人民的承诺。正是靠着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中国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度过难关,建设更好的国家。这次疫情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才能迅速控制住疫情,在世界还处在疫情肆虐的混乱局势的情况下,恢复生产生活,保持经济的正增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是脱离群众,因为一旦脱离群众,就会逐渐失去民心,失去人民的支持,失去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的支持。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年轻的党员,应当勇于走出象牙塔,走出舒适圈,去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成为连接人民和党的桥梁,成为党扎根于人民的根须。

中国共产党立身的根本便是马克思主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获得人民支持的原因之一。而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郑必坚在书中说:“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新觉醒’,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把自己的思想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新觉醒;是坚持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学习研究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大变动中的世界和中国的实际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新觉醒;是党的指导思想真正能够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各项历史性课题,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断获得新解放并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的新觉醒。”

《中国新觉醒》读书笔记 节选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许灿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南京大学党史读书会 |《中国新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