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低碳航空动力与绿色能源创新团队的俞晓晓、侯庆栋和徐巧三位同学给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场主题为“奋斗照亮理想”学习心得分享会。团队老师、博士生和硕士生共同参加。
刚刚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俞晓晓同学围绕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太阳能燃料转化及利用”,分享了科研路上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和收获的成果。与导师沟通、和同学讨论、阅读高水平文献、不断尝试、学会解压是她的方法。她与大家分享了从入学之初到博士毕业即将离校的心路历程,团队这几年经历了队伍和实验室规模的不断壮大,在实验系统设计搭建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科研路上,她是个吃苦耐劳的女生,实验过程中“享受”过酷暑严寒,“欣赏”过日出日落,最终换来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俞晓晓表示通过这些年努力,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技能,收获了多篇文章果实,顺利完成了博士答辩,也收获了满意的工作,可见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越努力会越幸运。
2019级硕士生侯庆栋同学讲述了自己科研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侯庆栋同学分享了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和心路历程,面对这些困难,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同时分享了自我调整心态的一些方法:如跑步、健身、篮球、爬山、聚餐、团建、亲近自然、心理暗示等,并且告诉大家科研道路中有风雨是常态,风雨兼顾是状态,风雨无阻是心态。要及时走出“emo”情绪,积极面对生活、科研中的困难!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坐“冷板凳”的能力、抗压能力都明显提升,同时获得了更加系统扎实的专业技能,认识了许多优秀热心的老师和同学,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目前也即将走上心仪的工作岗位。
2019级博士生徐巧首先结合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经历,分享了自己读博的初心。5年前,她怀着一片对科研的憧憬与校园生活的热爱,考入南航开启了拼“博”之旅。正是这样一份初心帮助了她,支撑着她在读博期间不断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她回忆道,曾经通宵达旦的孤独求索,背负沉重压力的艰难前行,经受连续失败的愈挫愈勇,都是因为这份纯真而又坚定的初心在支撑着她,才能无所畏惧的穿过黎明前的黑暗,最终迎来成功与收获的曙光。她表示,博士求学过程比较艰辛,这是成长与经验积累所必须的过程,应牢记初心,并具备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博士阶段的修行。在科研中遇到困难,觉得山穷水尽的时候要学会变通,正如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同时及时与导师以及有经验的师兄师姐讨论以开阔思维,认准方向最终一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不懈努力,徐巧同学在博士期间已收获多篇高水平论文,她最后总结说,读博的道路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劈波斩浪才是常态,趁年轻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相信多年以后回首这段一往无前的时光,一定会感激那个竭尽全力去拼搏的自己。
同学们对“遇到未知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撰写小论文”和“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俞晓晓、侯庆栋和徐巧认为首先要摆正心态,科研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多读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文献,与老师、同学充分交流讨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日常学习和文献阅读中要注意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当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果积累,开始整理撰写论文时,首先要搭建论文框架、厘清全文思路、突出重点、提炼亮点,然后再反复打磨。作为研究生,要尽最大努力专注于学业,笃学深思。无论课题多繁重、生活多琐碎,都要为自己设定目标,做好计划并且坚持执行。要学会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定期复盘、学会休息、管理情绪、调整状态。
分享会最后,宣益民教授感谢三位同学的精心准备和精彩报告,并代表团队老师们祝愿毕业的同学工作顺利、祝在读的研究生同学学业进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