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N”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

2021-10-17 22:21:37 宁德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要求,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扬“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以“宽、厚、重、勇”为育人目标,拓展选拔范围,优化队伍结构,充实工作队伍,加强队伍培训,健全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技能互补、德才兼备、融合发展的思政工作队伍,推动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快推进“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建设,为“多元化、国际化,国内一流研究型学院”的建设发展目标和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电光学工力量,为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可靠队伍保障。

队伍构成

“1+2+N”思政工作队伍融合模式中,“1”为一个年级设一名专职学生辅导员;“2”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兼职辅导员(院内青年教师)和一名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校内、校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专家);“N”为包括校院党政领导、机关管理干部、关工委老同志、企业高管、杰出校友、宿管、文体从业者、能工匠人等在内的兼职辅导员队伍。

工作职责

充分发挥专兼职辅导员特长,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在工作开展中:

专职辅导员负责年级日常教育管理和融合思政队伍的协调;专业课兼职辅导员负责做好年级学生学业指导、学风建设,科创竞赛组织,协调好班导师工作;思政课兼职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引领、重大理论专题学习等;其他兼职辅导员结合学院学生实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作教育等方面,通过形势政策讲座、创新创业教育、校外企业参观、专题分享会、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岗位实习、换位教育、话剧指导、美学赏析等各类形式,形成多元合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办公室每学期至少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互通工作信息、谋划教育方案、研讨个体案例,实现“组织融合”;每年在学院层面举办一次融合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论坛,总结工作、分享心得、传承经验,实现“思想融合”;每年对融合辅导员队伍进行一次工作述职考评,表彰先进,实现“考核融合”,最终实现思政工作队伍的充分融合。

人员选聘

专职辅导员由学校统一组织面试选拔聘任,一任四年负责一个年级;专业课教师兼职辅导员、思政课兼职辅导员及其他各类兼职辅导员,由学院党委结合实际审核并聘任,聘期两年。期满考核合格,可根据本人意愿进行续聘。

条件保障

学院党委会议要定期听取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建设情况汇报,从人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学院根据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在职称评审中给予一定政策导向,设立“思政工作室”或“思政工作流动工位”,共享使用。建设学工文化长廊思政工作队伍专区,展示工作形象。每年专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兼职辅导员、思政课兼职辅导员均可参与学校组织的优秀辅导员评选,其他兼职辅导员每两年表彰先进典型。

责任编辑:徐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加强新形势下我院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思政工作队伍融合发展,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