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祝福江苏科技创新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虎年春节期间,87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向广大网友送上新春祝福。这位将火炸药研究融入一生的科研工作者,在冷门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是名副其实的 " 火炸药王 "。他和他的团队,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的更新换代作出了杰出贡献。耄耋之年的他心系国防发展,并寄语年轻人:" 要创新、成英才!"
60 多载,投身 " 不起眼 " 的火炸药领域
腰杆笔直,眼睛炯炯有神,王泽山早已站上科学家荣誉的巅峰,但他仍然惦念着火炸药研究,惦记着国防发展。
1935 年,王泽山出生在吉林市。当时的东北处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之下,这段屈辱的童年经历,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不想当亡国奴,就必须有强大的国防。1954 年,他考入当时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火炸药专业。
与空军、海军等热门专业相比,火炸药是工程基础专业,当时相关的资料也不多,是比较冷门的专业。" 我想,火炸药是国家的需求,解决难题,我们才能发展。" 王泽山坚定地说:" 只要国家需要,这就是我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
他成了全班唯一主动选择了火炸药专业的学生,从此默默坚守,不断超越。
瞄准世界难题,硝烟中走出 " 三冠王 "
虽然选的专业冷门,王泽山却开启了 " 火花四射 " 的精彩人生。
20 世纪 80 年代,国际形势逐渐趋于和缓,如何处理储备超期的火炸药成为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王泽山和他的团队着手开展相关研究。
一年里,他有多半时间辗转于辽宁、内蒙古、青海等地的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试验场,吃饭只能坐在路边解决," 风沙拌饭 " 更是常有的事。无数次试验之后,他率先攻克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将废弃火药开发为民用产品,变成有重要经济价值的 " 宝贝 "。1993 年,王泽山凭借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科研无止境,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意味着另一个课题的开始。
王泽山很快向另一个国际难题发起挑战。冬天,阿拉善地区的气温达到了零下 30 多摄氏度,夹杂着砂石和扬尘的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连记录实验的摄像机都 " 罢工 " 了。夏天,在青海高原做实验时,地表温度高达 60 摄氏度,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裤。经过 5 年的潜心研究,王泽山发明了 " 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 ",这个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武器装备,他也因此在 1996 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那一年,王泽山 61 岁。
这两项极具含金量的奖项,让王泽山成了人们心中的 " 火药王 "。
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的 20 多年,他利用自己另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研发出远程、低过载与模块装药技术,解决了国际军械领域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并获得 2016 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就了 " 三冠王 " 的传奇。此后,他又摘得 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再次站上科学巅峰。
寄语年轻人 : 要创新、成英才
60 多年来,王泽山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大多数时间他用于试验,或参加一些科研会议。
在生活里,80 多岁的他活出了 "80 后 " 的精气神。他喜欢接触和了解各种新生事物,经常在微信上和大家交流。平时出差订机票、订宾馆,都是自己在网上操作完成。
王泽山始终强调自己是一名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从教以来,一共培养了 100 多名硕士,90 多名博士。有 10 多人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30 多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和国家专利。
他经常激励年轻人,如果立志从事科研工作,就要确立好自己的方向。" 首先要对事业热爱、追求,要对国家忠心,有责任心、责任感。接着要在实践中利用科学的工具、方法,要创新、有毅力,做别人没解决的问题。还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注重合作。"
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王泽山倾力支持国防人才培养。2021 年 12 月,他将自己所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金共计 1050 万元,一次性捐赠给南京理工大学。这笔捐赠被命名为 " 南京理工大学泽山育才基金 ",用于奖励在教学一线取得显著成效的教师和学业优异的学生,支持教师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与使命意识。
" 一定好好做学问,加大我们培养人才的力度,使这些人都成才、成英才,多为我们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王泽山说。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