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党委思政工作总结(二)

2021-01-18 20:51:44

三、加强学业指导,提高班导师工作成效

高等教育最根本的能是人才培养。长期以来,理学院一直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一顶重要指标、号召广大教师自觉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以高度的责任感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学度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探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2010年就制定了“理学院本科生班导师工作细则”。理学院共有7专业和1个理科实验班,每一年大概配备10名左右班导师,2019-2020年度共聘请42位班导师。

学院根据班导师工作考核办法对班导师进行综合考评,从2017年度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和辅导员对班导师工作情况进行测评打分。每位班导师须提交《班导师工作手册》记录本,优秀班导师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班导师年度工作总结表》。根据测评结果和所带班级的不及格率情况以及班导师的实际工作对班导师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格率高和学业警示学生多的班级班导师不得评为优秀。特别是对毕业班的班导师考核,注重班级的升学和出国率。对班导师的考核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成效,以及对班级“后进生”和“差生”的帮扶、管理和指导情况。最后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班导师数量不超过全院班导师总数的5%。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要求,在选聘班导师时应充分考虑青年教师培养的需求。从2018年开始,尽量选择新入职的青年老师承担班导师,且强调选聘的班导师应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关心学生、为人师表。特别理科实验班的班导师,一般都是选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承担。

在2019年9月,学院组织了2次班导师工作座谈会。学院对班导师工作给出一些要求和指导,班导师对学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

通过座谈会以及工作调研,发现班导师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 班导师和辅导员缺乏信息的有效沟通。有些班导师不知道谁是该班的学生辅导员,从未和辅导员交流过班级学生情况,辅导员也不主动联系班导师。学院已经强调要加强班导师和辅导员的交流和沟通,双方都应该积极主动工作。学院已建立专门的班导师工作QQ群,便于交流沟通。

2.个别学生不服从管理,沉迷于游戏,挂科多门,多次谈话也无效,班导师无成就感。

3. 班导师的工作量计算偏少,有待进一步提高班导师的工作待遇。需要提高班导师工作的认可度,给与相应的工作量补贴和制定力度更大的奖惩措施。

4. 班导师业务指导能力有待提高。特别现在安排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担任班导师,这部分班导师对专业和班导师工作不熟悉,要从学校、学院以及系等层面给予帮助和提高。

四、理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在学院人才培养和稳定中能够发挥积极地,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品牌建设、管理考核等举措,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一)完善制度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各项要求,明确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聘任、发展与培养、管理与考核等。不断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院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严选,优培,把好入口关和培养关,坚持“每人负责一个年级,每项工作有专人处理”的原则,努力做到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持续开展“致理”学堂,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

(二)理学院辅导员坚持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品牌活动。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根据时事热点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好好学“习”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建“理响”党建工作坊,探索基层党建教育载体、教育牵引、教育方式创新,不断提升党员发展和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016年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青年人“走好新的长征路”的时代最强音,组织国防七校学子重走长征路暑期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多家媒体报道;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坚持不懈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组织“快乐吃饺子,努力成骄子”,花样包饺子活动;推进“阳光早餐会”,辅导员坚持每天早晨与学生共进早操;开展“草地班会”;组织南京理工大学首场访谈式颁奖典礼,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拉近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距离,促进工作有效性。其中阳光早餐会被评为江苏省辅导员工作案例一等奖。

(3)以推进学生成才为目标,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我们注重升学拉动,升学出国率一直位于学校前列,近3年超过60%,连续7年举办升学事迹报告会,打造“理小研”形象,传递升学情怀;组织江苏省首个高校“留学嘉年华”海外名校咨询会,拓展合作办学渠道,营造留学氛围,此项工作被学校就业办采纳成为校级活动;坚持组织“同舟”课堂,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2014级基础学科实验班在大一学年实现了考试零挂科;搭建“树屋”平台,充分利用理学院学生理科基础扎实的优势,为全校学生提供理科学习指导,是当前南京理工大学学业指导中心的前身。

(4)贯彻“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根据理学院学生特点,理学院致力于培养“知理”、“重学”、“爱院”的综合性理科人才,举办“院长来了”主题活动,号召院领导参与基层班级管理;通过学风建设月等,辅导员深入课堂,全方位多角度配合任课教师等的工作,并就课堂环境、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等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促学生学业发展。

(三)强化管理考核。制定辅导员职业守则,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突发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9项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辅导员育人功能。严格辅导员年度和聘期考核,将辅导员日常工作考核、工作业绩和创新点考核、学生满意度考核、述职答辩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测评。每年开展校级优秀辅导员评选和表彰,树立工作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其中,2019级辅导员汪品莉2016年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取得华东赛区二等奖,并获评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存在的问题:

理学院每年有本科1000人,研究生600余人。为了直观、具体地汇报理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院特汇总数据,制作《理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一览(2009-2019)》表格。

1、新人留存率问题。学院学工队伍变动较快,平均在岗3年左右,新人补充、流失、再补充,学院始终在培养新人。

2、队伍结构性问题。自2015年起,队伍补充缓慢,兼职辅导员留存不足、补充不足,未形成可发展、稳定的梯队。

3、人员职业化问题。理学院辅导员有着普遍共性特点:实干、肯干、能干,但在辅导员职业化上发展不足。

4、队伍培养发展方面。为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招标办、纪委等学校机关部门输送人才,得到了普遍认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从2017年度开始要求每个学生和辅导员对班导师工作情况进行测评打分。学院组织了2次班导师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