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改革研讨会

2020-11-30 09:41:35

202011,理学院在752会议室召开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改革研讨会。教务处黄爱华副处长、胡访主任、理学院陆健院长、许春根副院长、吴晓蓓、盛卫星、王建新、张舒乐、黄茹等相关学院教师和理学院教师一起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许春根院长主持,邀请各位专家和老师发言。

IMG_20201104_160316.jpg

首先,黄爱华处长就学校出台的“321”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学校的关注点。为了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为2022年本科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数学和物理这种基础课更要注重与专业的结合,与不同学生的结合。

IMG_20201104_160451.jpg

接着陆健院长就理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陆院长表示,针对学校出台的诸多改革举措,学院应该仔细考虑出台什么样的既适合学生发展,又能使其认可,并与学校文件精神相符的文件上交学校。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明白人才培养需要什么,学生个人发展又需要什么。

IMG_20201104_160859.jpg

吴晓蓓教授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及去其他院校的调研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吴老师认为我校高等数学的课程质量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是除了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任课老师们在授课时要注意做到严谨、严格地教学。与此同时,老师们在授课时既要考虑升学型学生,又要考虑就业型学生。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将数理基础更好的与专业结合,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是需要大家去好好琢磨的。

IMG_20201104_162824.jpg

盛卫星院长表示,要想做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改革,学科教师们的热情和参与度是十分重要的。很高兴的是数学和物理教师的参与度都很高,并且执行力很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一味的改革,不顾学习成效,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IMG_20201104_170309.jpg

接着王建新、张舒乐、黄茹、黄德财、吴海平、王为群等优秀教师一起参与了研讨。王老师、张老师和黄老师分别从自己学院的教学角度出发,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建议。王建新老师表示,就高等数学来说,它的“5+5+1”对于各个学院的各个学科来说,怎么讲是需要好好斟酌的,他也希望理学院可以给出一些模块,让其他学院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取;张舒乐老师表示,授课过程中需要引入工程或生活等实例来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黄茹老师则表示,无论何种改革,如何让学生接受才是重点。

黄德财、吴海平、王为群等基础学科的优秀教师则根据自己上课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不同的看法。黄德财老师表示,学分不可贸然缩减,因为一个学分就涉及到一个模块的内容,缩减后也会导致知识点的不连贯。吴海平老师则表示,学校的有些政策出台背景并不一定让每位老师都非常明了,改革方案是否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才是重中之重。


责任编辑:杨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改革研讨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