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理学院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在理学院752会议室召开了学业导师与2018级新生座谈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徐慧玲教授主持,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和部分年轻教师及部分新生参加了座谈。
支部书记徐慧玲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由数学系与数学实验中心联合党支部发起的数学学科"学业导师"制度的初衷以及开展2年来的成效,“学业导师”制度作为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具体措施之一,旨在发挥党员集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以实际行动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在新生由刚进大学的兴奋期进入开学后的迷茫期这一特殊阶段,及时给学生以帮助,做好指明灯。
2018级新生开始学习生活已一月有余,随着学习的深入,每个学生都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遇到了困难,此时召开座谈会的目的在于促进导师与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了解和互信,共同探讨解决新生遇到的问题。以便今后导师可以更好地帮助、指导学生,以进一步完善数学学科学业导师制度。
会上,新生们踊跃提问,各位学业导师也都热情为同学解惑。
面对多数学生因数分、高代之难度而产生的恐惧、畏怯心理,支部青年党员李星秀老师指出大学课程难度同高中相比必然有一定的跨越,而且大学的学习模式也与高三有所不同。所谓“万事开头难”,只有首先在心理上克服恐惧,勿令“高代、数分很难”的思想先入为主,懂得投入时间,懂得沉潜,方能在前期积累方法,在后期才可能实现轻松。
对于学生的学习心态,支部的老党员俞军老师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生应当自信与自律。面对数学学习上的难度,首要的是需对自己有自信。如若带有畏惧、抵触心理去学习,那便只会觉得越学越困难,越学越枯燥;应当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并且学生要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孤独,在其背后永远有导师们的支持。在具备自信之后,自律能使一个人长久地坚持。当代大学生面对的诱惑很多,不仅仅是各类社团组织的活动,还有手机等电子产品。此时就需要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终究是学习。而学习的动力来自于目标的激励。
支部委员张军老师详细分析了高中与大学之间的差异:高中的大部分内容在课上传达,而大学学习则主要在于课下功夫,且课程容量更大。因而大学学习的成效与课下付出的时间成正比。如果遇到了问题,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切不可积攒。所以,大学的学习需要时间与方法的共同作用。时间投入的多少与方法合适与否是在本科四年期间差距被慢慢拉开的两个因素。
在交流中,成绩较优异的学生主动分享经验,从学习方法上做到“作业不拖沓、作业之前先复习”,到态度上喜爱学习数学、喜爱数学老师,与会的师生一致赞赏。
通过此次会议的召开,使得每位学生对未来的学习更加富有自信,拥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保持更加坚定的毅力。也增进了学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发布:张军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网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