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以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刘秀祥获中国青年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面对梦想,他以温情攀登学术之峰
在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就和生病的母亲二人相依为命。贫苦的生活并没有将他击垮,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在经历过两次高考后,2008年,他如愿进入大学的课堂,并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学业。而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以及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坚强与坚持使无数人动容。
刘秀祥也曾先后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以及中华新“二十四孝”提名奖,入选“中国好人榜”,也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山东新闻网十大新闻人物、感动临沂年度新闻人物、临沂市道德模范、临沂大学校园骄子、临沂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面对担当,他以信念坚守教师岗位
刘秀祥大学毕业后,有来自多地的多家企业为他提供了优厚的工作岗位,但是,他都拒绝了,他最终选择回到教育并不发达的家乡从教。原因在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更多和他一样被贫困与迷茫所困的孩子,让梦想与希望之火重新在他们心中燃起。为此,从教多年,他到处奔走,希望通过家访改变更多因为家庭问题而放弃学业的孩子的命运,让孩子们看到知识与梦想的力量。除此以外,在刘秀祥看来,教育的关键“除了唤醒学生,还要唤醒社会的关注”。

面对责任,他以爱心守护莘莘学子
刘秀祥曾说,“我最初想,能改变一两个人就足够了。但我后来想,我不可能只改变一个人。我当班主任,一个班50人,那我就有可能改变50人”。他笑着说,“可能很多年后,我改变的人是500、5000甚至5万”。也就是在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帮助更多人的时候,他开始致力于公益。他曾一对一资助过贫困学生1700多人,开展过公益励志演讲1000多场次,他的求学故事温暖与激励了很多人。2017年8月刘秀祥也带着他的求学故事在自己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为南师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相信奋斗的力量——梦想、责任与担当》的精彩演讲。

刘秀祥曾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当梦想之光开始照亮他人时,生命价值也开始重新被定义。相信在未来,他的爱与责任也将把更多的希望与守护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