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精神
(一)提出过程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曾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后,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大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6%,创造了人类生态史上的奇迹,铸就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2011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首次专门提到右玉精神。
(二)基本内涵
2012年9月28日,习近平同志对右玉精神做了高度概括。他在中共山西省委上报的《关于我省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述重要指示批示中高度概括了右玉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右玉精神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为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好右玉精神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意义作用
“右玉精神”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精神旗帜,更是党的性质宗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展现,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生动教材;“右玉精神”不仅属于右玉,更是新时代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右玉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脱贫攻坚精神
(一)提出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经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
(二)基本内涵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要求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意义作用
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背景下,脱贫攻坚精神是指引行动、推动工作、创造奇迹的有力武器,启发着全党要鼓起十足的勇气、保持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在改革发展的前进路上,勇于把诸多“不可能”变成现实,敢于把复杂局面转变为开启未来的机遇,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脱贫攻坚精神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鲜明旗帜,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鼓舞着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一伟大精神是促进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教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启示着全党要始终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