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学院第一党小组开展了学党史的主题教育活动,集体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集中学习了雨花英烈中10位南京晓庄学院校友的英雄故事。
雨花台是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雨花台被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政府在这里建立了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此次邀请了南京晓庄学院的志愿者雨花台烈士陵园志愿讲解队为我们讲述了袁咨桐等“晓庄十英烈”信念坚定、高亢无畏的感人事迹。1928年,南京晓庄学院前身晓庄师范里建立了中共党、团组织,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石俊、叶刚、谢纬棨、郭凤韶、袁咨桐、姚爱兰、沈云楼、胡尚志、汤藻、马名驹等10位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先后被捕,同年8月至10月间相继牺牲于雨花台。10位烈士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20岁,其中最小的袁咨桐牺牲时年仅16岁。由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队员原创的情景剧《晓庄十英烈》仿佛将大家带回那个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大力宣传群众教育、发展党建工作的石俊,纵身跳江、揭露反动派暴行的姚爱兰,年仅16岁却志坚如钢、英勇就义的袁咨桐,唱着《国际歌》从容走向刑场的谢纬棨,以及兢兢业业做着教育工作的叶刚、郭凤韶、沈云楼、胡尚志、汤藻等人,他们因参加爱国运动而遭国民政府逮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高喊“我们死不足惜,只希望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用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对党员们而言是一次接受爱国主义理想教育的好机会,党员们深刻领悟到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三者的有机结合,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