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期刊Nano research杂志(Q1区),刊登了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孙东东副研究员共同一作,苏州大学汪超教授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The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based nanomedicine at the site of injury”。
“EPR效应”即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其广泛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发现机体受伤部位同样存在“EPR效应”。实验构建由组胺引起的血管损伤渗透模型,通过注射装载抗生素的纳米颗粒,发现其经过脉管系统到达受伤组织,纳米聚合物在受伤区域明显积聚,且不被未感染部位免疫细胞所捕获。本研究揭示了受伤部位“EPR效应”的潜在重要机制,提供了一种干预炎症感染的新方法。由于肿瘤与炎症密切相关,通过文中EPR效应机制的阐释,为创制基于EPR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新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