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谷子作物科技的创新前沿》出版

2021-03-31 10:38:55 化学学院

谷子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传统作物,有8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在大自然形成的抗逆、抗旱性能十分卓越,即使在严重缺水缺肥的贫瘠土地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在十分恶劣困难的自然条件下一直哺育着中华民族世代繁衍,是具有强烈中国民族色彩的标志性的农作物。古代中国称国家为“社稷”,其中的“稷”就是谷子,可见古人对谷子顶礼崇拜的敬意。谷子在我国新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初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正名先生主编的《中国特有谷子作物科技的创新前沿》一书于近期印刷出版。此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特有作物谷子在不同的科研领域的发展历程,融合与跨越不同学科界限介绍了我国谷子最新科技前沿的工作。

2016年,由李正名先生组织的“我国特有谷子前沿创新科技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与会人员中有院士5人,还有众多教授学者,同时会议还得到了南开大学及化学学院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会议涉及的谷子研究领域包含了抗除草剂栽培育种、杂交育种、基因育种、农药研发及应用、田间试验数据分析等等。本次会议中相关专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做了精彩报告,相互讨论了我国谷子科技开发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谷子科技研究前沿的发展方向。

我国特有谷子前沿创新科技研讨会合影 

《中国特有谷子作物科技的创新前沿》一书的出版也是源自于本次会议,李先生觉得这次会议能把如此众多不同谷子研究领域的专家汇集到一起在国内也尚属首次实为不易,并认为将本次会议各位专家的研究成果编纂成书将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事情,于是年近90高龄的李先生亲力亲为,联系各位专家(编委)说明编书的意愿,并得到了各位专家的一致赞同和支持,后期本书又经历了数十次的修改,如今终能出版,让人无比欣慰。

编者希望本书能对从事谷子杂交育种、基因育种、农药科技、食品科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工农业管理部门等的读者既有相得益彰之效,又有研读考索之利。

本书第一部分系统地介绍我国在谷子育种方面的历史渊源和重要进展。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程汝宏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刁现民教授系统回顾了我国谷子种植的历史和谷子育种方面的进展。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赵治海教授通过15年坚韧不拔地努力,创新培育出亩产千斤的高产良种“张杂谷”。河北省谷子研究所程汝宏所长、周汉章研究员经过长期探索研制出适合国情的“懒谷”高产良种。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新型谷子良种并已进入实用阶段,填补了国际谷子育种技术空白,可喜可贺!

 

李正名院士和赵治海研究员在河北张家口视察张杂谷试验田

本书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在谷田除草剂方面的创新成果。李正名团队坚持长期基础研究发现了新型单嘧磺隆(商品名称“谷友”),“谷友”对谷子享有独特安全性的同时具有优越除草活性,经开发后在华北、东北地区累计示范推广600多万亩,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获得国家正式批准的专用除草剂,填补了国内外的技术空白。在谷友20年的创制开发过程中,该科研团队曾先后得到程汝宏、赵治海、周汉章、段胜军、王彦廷等知名专家的热情帮助与全力支持,专家们对“谷友”的科学评价为其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鞠国栋长期参加谷友的温室试验、小区试验、大田推广、剂型配制等研究实践,对谷友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书附录转载了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兴柏谷友”在河北威县生产现场第一线的试验报告,展示了今后产学研合作的前景。



2019年河北省巨鹿县单嘧磺隆谷田除草试验

(照片左侧为空白对照,谷子绝收;右侧施药单嘧磺隆2克/亩,谷子亩产800斤获得丰收)

本书第三部分由华大基因研究院邹洪峰研究员介绍在国际上首次公布的我国谷子基因信息,展示了我国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本书第四部分由天津科技大学胡爱军教授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小米加工技术,其中许多工艺设备均为首次披露。

本书各位作者除了在中外刊物发表高质量论文外,还具有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强烈愿望和为祖国创新贡献的坚强决心,填补了国际上在此领域长期的技术空白。

2021年恰逢南开大学化学学科成立100周年,李正名先生把本书的出版作为对南开化学百年华诞的献礼,表达了李先生对南开化学的深厚情感和对南开化学学科的前辈们崇高的敬意。

责任编辑:化学学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特有谷子作物科技的创新前沿》出版。我国特有谷子前沿创新科技研讨会。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