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教成果展
为全面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全院奋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5月21日,由质量监控中心主办的“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职教成果展”在教学楼一楼大厅隆重开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本次活动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分为学生工作处及团委、材料工程系、通识教育教学部、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招生与就业创业处八个展区,展览将进行两天,开展仅两个小时便吸引了大批师生前来参观。
学生工作处及团委的展区内,各学生社团怀揣着传承文化精髓、激发创新活力的初衷,精心雕琢每一件作品。旧物改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变废为宝,提升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剪纸创作,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压花作品,定格自然瞬间,传递工艺之美与生态理念。
材料工程系食品专业群聚焦民生需求,携乳酸菌发酵沙葱、羊骨降糖肽、燕麦醪糟等科研产品及快检设备亮相;环境专业展示了环境监测大气采样设备、室内空气智能采样仪,学生现场演示PM10、PM2.5、二氧化硫(SO2)及氮氧化物(NOx)的采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通过BIM建模实现设计施工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学生制作的鲁班锁展现了对榫卯结构的传承与创新。
通识教育教学部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皮画展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皮画作品让人惊叹不已。细腻的线条、逼真的造型,将北疆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压花作品则以自然之美为主题,将干花巧妙地组合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扎染展位上,色彩斑斓的布料宛如一幅幅天然的画卷;书法展区墨香四溢,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羊毛毡展区充满了童趣与创意;金箔画展区则通过精湛的技艺将画面描绘得金光闪闪,美轮美奂。
化学工程系展出的化工设备模型,让复杂工艺清晰可见,为参观者带来直观的专业认知,让化工行业的魅力与价值在眼前真实呈现;现场心肺复苏和空气呼吸器实操演练吸引了广大师生驻足观看,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让化工安全从抽象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常识;展区还有各类自编职业教育教材,耀眼的获奖荣誉、奖杯证书,无一不凝结着教师的智慧与心血。
机电工程系展示了高精度五轴加工中心现场演示多曲面零件切削,微型五轴数控机床实现精密模具加工;智能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PLC控制与视觉检测;3D打印区陈列各种结构件;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完成装配、分拣等柔性化操作。通过实物展演、动态加工视频及学生解说,生动呈现了现代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成果,吸引众多老师与学生观看交流。
管理工程系以茶艺展示为载体,将旅游和会展专业知识融入乌龙茶、绿茶、红茶的优雅冲泡之中;利用各种型号的无人机展示围绕低空物流,凸显智能化物流监测技术的前沿探索;大数据会计专业借助OCR机器人与数据分析平台,展现数字化财务技术教学成果;沙盘区聚焦老年心理健康服务,借助模拟假人、康复器材,打造创新护理实训模式。
信息工程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团队,将三维模型制作技术与化工产业结合,把数字虚拟的化工设备用3D打印的形式展现出来;智能控制专业、大数据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团队以凝聚化工特色的原则开发了巡迹小车;物联网专业打造的智能闹钟系统,结合温湿度监测与语音交互功能,体现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价值;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发的AI智能音响,集成语音识别与语义分析模块,展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可能。
招生与就业创业处展区内,掐丝珐琅、手工龙舟等传统技艺传承匠心文化;模块化智能喷涂机器人解决高空作业难题,无人机、3D打印机彰显科技魅力;双源汇控释肥项目变废为宝。丰富展品展现专业实力,为学子搭建就业创业桥梁。
此次活动以成果展览、动态展演、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形式呈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与优势,充分展现化院学子的青春风貌和大有可为的职业前景。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树牢“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共识,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化院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