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创建工作自评报告

2021-03-12 10:23:50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2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9〕2号)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跟踪调查的通知》(教思政司函〔2019〕25号),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研究生流动党支部全面对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对标党章党规党纪,全面对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基层党支部),着重围绕严格“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方法出成果方面,着力推进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七个有力”。一年来,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七个有力”

  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建各项工作制度,以从严治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根据工作实际,党支部将党员划分为五原县万亩盐碱地改良实验基地党小组、临河酒庄试验基地党小组和杭锦后旗三道桥试验基地党小组等三个党小组,开展科学试验、科技宣传、科技服务、科技示范推广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教育“奋进之笔”。2018年,党支部荣获内蒙古农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党日活动获内蒙古农业大学精品党日活动奖。2019年,党支部被推荐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规范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

  根据校、院两级党委工作要求,党支部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加强平时学习。坚持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党员自学和讨论,结合生活实际,不断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坚持以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核心,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研讨等形式组织支部党员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等,每次学习安排都做到了有动员、有部署、有要求、有阶段性书面总结,党员同志们自觉参加集中学习和党课学习,从未出现无故请假或缺席现象。通过“三会一课”健全了党内生活,加强了党内监督,严格了党员管理教育,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党支部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不断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结合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坚持对入党积极分子采取面对面谈心工作,积极主动地给予党员和群众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营造了团结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搭建工作载体,发挥网络阵地作用

  为提高党员服务意识,流动党支部充分利用网络创造性开展党建工作,通过组建全体党员微信平台、党小组微信平台、开通了驻河套灌区硕博士生流动党支部公众订阅号等途径,把“微平台”打造成党员学习交流“微阵地”,使师生党员随时随地就可以全面了解、掌握科研和党建活动,方便了师生党员接收图文并茂的党建资讯、扫黑除恶、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两学一做”学习资料,有效地把党建工作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师生党员利用微信平台广泛交流思想,讨论问题,通报信息,研究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突破了党建工作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趣味性,并有效地把党员群众碎片化的时间整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了党建工作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切实为党员群众开展贴心服务,让党建工作寓科技服务之中,真正实现了凝聚“微”力量,推动党建“大”目标。

    、创新党建活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立足理论、学习强国,加强思政教育。支部通过“讲微党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全国“两会”精神和“不忘初心、践行绿色理念”等主题开展主题党日和实践活动,开展“思想再解放、笃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定期对党员学习积分进行排名通报,并积极参加学习强国知识竞赛活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二)分享交流心得,提高党员政治素养。通过聆听感悟,分享交流心得,有利于研究生党员少走弯路,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党支部利用6月毕业季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毕业生党员经验分享交流会,毕业生党员分别从论文写作方法、考博学习、创业就业、学校生活等方面分享个人心得,在交流学习中,帮助低年级党员成长,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又强化了党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开展了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先进事迹,使全体党员通过学习不断审视和提高自己。举办了学习研讨会,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使全体党员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强化党员责任与担当的精神。

    (三)为民排忧解难,促进成果转化,成立“科技小院”助推科技精准扶贫落地生根。支部党员师生坚持为民排忧解难,因地制宜,结合灌区实际,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支农工作和参加三下乡等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服务农户、带动农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党支部在五原隆兴昌镇成立了“科技小院”,探索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方式。通过科技小院,对农民面对面讲课指导、田间观摩、发放培训手册等,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引导高产高效生产,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助推贫困户脱贫。流动党支部及所在的两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27项。申请国家专利共5项, 编制地方标准5项,出版研究专著4部,发表论文125篇,其中SCI论文12篇,EI论文18篇。在攻克河套灌区的重大科技难题上建功立业,促进了科研成果落地,提升了当地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科技精准扶贫。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由于流动党支部的大多数成员于每年的5月到10月在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因此在这个阶段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不够。

  二是在活动的形式、内容上创新意识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与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还不够多。

    、改进措施

  一是支部每月通过微信平台下发学习篇目,支部成员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学习。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并定期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交流思想、团结同志、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是针对目前学习形式较单一,支部将贴近学生实际,创新党员学习活动形式,增加学习及活动的有效性,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开放性,创新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方法。

  三是除了在实践活动中与群众联系之外,将邀请群众参加到党支部日常活动中,更好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我们坚信,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党支部一定会更加深入地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做到更新观念、振奋精神、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用祖国赋予的青春梦想服务三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着力推进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组织师生、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使全体党员通过学习不断审视和提高自己。
    }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