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隶属内蒙古农业大学党委,辖12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5个,学生党支部7个,党员306名。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中,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精益求精抓示范,久久为功抓质量,落实、落细、落准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树立了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标杆。
找准出发点,牵住党委主体责任“牛鼻子”不松劲
学院党委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贯彻落实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引领改革发展等方面树标杆,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全校抓党建工作考核中,连续六年排名第一。二是亮明身份勇担当。通过开展亮党员身份、亮岗位要求、亮服务承诺,比教学质量、比科研水平、比育人效果,促学生成才、促教师成长、促学院发展的“三亮、三比、三促”等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五个认同”,精心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凝聚磅礴力量 。
抓住着力点,把好“立德树人”方向盘不动摇
翻开学院党委党建“双创”工作的台账本,一个个立德树人的鲜活案例历历在目:国家级教学名师朝伦巴根留下了“睿智一片天,桃李芳满园”的博大情怀;守护北疆生态“命门”的草原量水人刘廷玺守护初心回到祖国,倾其所学诠释了报效祖国的情怀;自治区教学名师申向东、李平等用爱点燃学生的心灵;自治区优秀教师裴国霞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了坚毅笃行、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多年来,学院党委始终坚持高质量党建促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并将其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构建了全域“育人”的思政体系。学院秉承优良师德师风,构建了涵盖课程思政改革、社会实践开展、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政队伍建设等一套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政教育体系。二是营造了协力“育人”的浓厚氛围。通过党建引领,学院党委建立了民主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建强了充满活力的战斗堡垒、落实了对标争先的党员示范标准、探索了立己达人的育人途径、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氛围,塑造了尊师重教、为人师表、比学赶帮的育人环境,取得了一批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融合发展的成果。三是贯通了全程“育人”的断点堵点。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育人”的理念,注重占领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点,打通了“断点”“堵点”,做到了思政教育全过程、全时段覆盖;形成了专业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效应。
把握落脚点,深耕“为民服务”责任田不懈怠
高等教育一头连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头连着国家核心竞争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紧迫。从一整套新时代高校院(系)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与机制办法的出台到新时代党建工作制度汇编,从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的创建到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典型经验的推出,从党建助推乡村振兴到驻村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学院党委始终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立足社会发展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全局的高度和视野出发,一盘棋考虑、一条心谋划,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每一个党员干部。2020年疫情期间,173名师生积极争当最美逆行者,主动请缨担任社区防疫志愿者,让党旗飘扬在城市社区和农村牧区疫情防控战场上。“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院广大师生党员在思想伟力的引领下、在先锋精神的感召下,充分发扬“我是党员我帮你”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农户、牧户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指导和技术示范,成立“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广袤的舞台上,奏响了“学在心间、做在田间”的时代金曲,把科技论文写在河套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共圆伟大中国梦、建设亮丽内蒙古”的伟大事业中。
成绩来之不易,成绩备受鼓舞。回顾建院6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始终秉承“团结、求实、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党的建设、学科建设、名师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涌现出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典型,等等。此外,学院主持完成国家和自治区系列科学研究与示范项目15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