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党建引领强农兴农育英才,双融双促防沙治沙谱华章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是沙漠治理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党支部成立60余年,队伍稳定,组织机构健全,支部现有党员22名,占全系教师总人数70.96%。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是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引领全系各项工作方向。支部2024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内蒙古农业大学坚强堡垒“模范”党支部;支部书记赵杏花同志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优秀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内蒙古农业大学“师德师风标兵”称号,2024年获批校级党建研究课题1项。支部党员中,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自治区“杰出人才”称号1人、“青年创新人才”称号1人。
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秉承“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定有我”的使命感,坚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积极构建大党建、大思政、大统战格局,服务落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联建聚合力,绘制生态新画卷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科研与教学单位的交流合作,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与内蒙古林科院碳汇研究所党支部、内蒙古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以“党建引领育强农兴农人才 双融双促普防沙治沙华章”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凝聚生态治理合力,共同探索沙漠治理、水土保持及沙漠碳汇研究领域的新路径、新方法。
党建联建:实地考察内蒙古达拉特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及引种实验园区
2025年5月,支部组织教师实地考察内蒙古达拉特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及引种实验园区。内蒙古林科院碳汇研究所王伟峰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内蒙古达拉特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依托该站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和创新技术。实地考察结束后,三个党支部召开了党建与业务融合交流座谈会,各党支部书记分别介绍了支部建设情况和业务工作特色,共同分享党建工作引领产-学-研相融合的经验与做法。党员们结合自身教学和科研经验,针对当前“三北工程”防沙治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沙漠治理效率、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双赢展开了热烈讨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在项目申报、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发扬科学家精神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三个支部的联合共建,为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教学平台,同时也为“人才共育”增补了师资保障。
二、党建引领科学研究,为学科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立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科,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助力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两件大事”,力争让中国的防沙治沙走向世界。
2024年,获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内蒙古自治区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通过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2024年,由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主持的自治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获批3项,到账经费2200万元;另有6余名教师承担其他单位项目课题、专题,累计到账经费435万元;获批国家草创中心研究专题1项,经费50万元。2024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北方风沙带水土协调与功能提升技术”1项,到账经费1400万。科研项目涉及自治区五大沙漠、四大沙地,为防沙治沙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
三、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构建“党建+教学+科研+产业”的协同育人体系,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荒漠化防治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科研反哺教学,构建前沿课堂 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将承担的科研项目转化为为教学案例,建设《植物资源与利用》《治沙原理与技术》《水土保持工程学》等特色课程,其中《植物资源与利用》被自治区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治沙原理与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课。
赛教融合,培育创新人才 建立“课程-竞赛-创业”递进式培养体系,支部党员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自治区奖多项。
强化产学研用,服务行业发展需求 立足我国三北地区,以防沙治沙为己任,围绕地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植根西北、强农爱农”专业情怀,与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太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形成稳定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为社会、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产教融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学习
四、 科技赋能,服务社会,助力地方经济、科技、教育发展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 “党建+科技”的引领作用,组织党员教师立足学科优势,积极投身地方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成效,展现了新时代高校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为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通辽市林草系统输送科技支撑,同时对行业高校教育教学、学科发展建言献策,促进行业发展、社会进步。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与水土保持系教师党支部以科技赋能社会,用创新服务地方,真正实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未来,支部将继续发挥“双带头人”示范作用,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推动边疆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