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党支部实践站在如皋揭牌
7月28日,南通大学在如皋市白蒲镇启动“数赋生态·强村富民”实践项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吉明明,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如高,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海浪出席活动。活动期间,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党支部如皋实践站揭牌。
吉明明就南通大学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办学成果进行简要介绍,他指出,由南通大学商学院老师以及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党支部成员等共同参与指导的“数赋生态·强村富民”实践项目就是对“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针对项目实施他提出三点希望:第一,树牢共荣共赢共同体意识,建立更为紧密、更为信任的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出一条符合如皋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AI+生态富民”新路径;第二,打造可持续发展合作范式,共同建立一套灵活高效、权责明晰、充满活力的长效合作机制;第三,绘制乡村文化新时代名片,深入体悟如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乡情,让理论宣传与技术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同时对于参与实践项目的同学,他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二是希望同学们练就过硬本领,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希望同学们强化责任担当,立志建功基层,在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活动中,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如高为“数赋生态·强村富民”实践团授旗;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邵春明详细讲解了“数赋生态·强村富民”如皋实践站项目方案;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华与白蒲镇镇长、党委副书记储凯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党支部实践站揭牌;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刘俊与商学院(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葛慧敏向白蒲镇各行政村赠予由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党支部成员参与指导形成的研究成果汇编《长三角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王利荣教授和童霞教授分别聚焦农村电商和农业强镇建设开展了专题讲座。
新时代的乡村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翅膀”,更需要生态与产业的“共生”。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将充分利用智库专家资源优势,积极为“科技赋能生态富民 校地协同共促发展”贡献更多智库力量。
南通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商学院(管理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实践团队,省委驻如皋市乡村振兴工作队,如皋市农业农村局、白蒲镇各党政领导、各行政村干部、机关相关人员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