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润丰村 探寻法治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校地共建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感悟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蓬勃力量,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法治担当,5月29日,宁夏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走进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这座从西吉县半子沟村整村搬迁而来的移民新村,以“文旅融合+科技兴农”的创新实践,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的鲜活样本。

润丰村:易地搬迁的振兴蝶变
润丰村是宁夏“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的标志性工程。2017年8月,西吉县白崖乡半子沟村327户1338名村民告别“苦瘠甲天下”的干山枯岭,迁至距银川市区仅15公里的新家园。搬迁前,村民面临“五难”: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致富难。儿童每日摸黑步行十几里山路上学,水窖依赖五里外运来的山泉水。

如今的润丰村,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学校、卫生室、超市、乡亲美食街等配套设施完善。通过打造 “田园蜜语生态园” 和 “润丰宿集” 两大产业引擎,带动众多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年劳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获评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村史馆:山海迁徙中的初心见证
步入村史馆,毛驴驮水的铁桶、“二牛抬杠”的木犁与斑驳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润丰村从昔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整村搬迁至此的艰辛历程,瞬间将党员们拉回西海固的峥嵘岁月。党员们驻足凝视,认真聆听讲解。展馆内移民开荒拓土的影像与今日村貌形成震撼对比,生动诠释了党领导下 “搬得出、稳得住”向“能发展、可致富” 的跨越。党员们不禁感慨:“这些物件不仅是历史载体,更是党践行‘人民至上’誓言的铁证!”


田园蜜语:科技赋能的绿色交响
在利思·田园蜜语农业生态产业园,智能温室各类蔬菜垂挂枝头,特色果蔬香气四溢,满目葱茏。园区以“科技+农业+文旅”为核心,构建了立体种植、林下经济与农旅融合的创新体系。通过智能温室和生态循环技术,实现四季采摘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农耕体验、研学课程、休闲观光深度融合,深度激活了乡村经济,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增收。党员们品尝鲜果、观摩非遗技艺,深切感受科技创新如何将传统农业蜕变为“绿色财富引擎”。
润丰宿集:闲置农房的“共富密码”
走进由闲置农房改造的“润丰宿集”,亲子民宿里欢笑不绝,白墙黛瓦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项目以“文旅+”模式盘活乡村资源,以野奢露营、主题体验、咖啡轻食等新业态进行场景再造,达到重塑乡村休闲体验;同时通过农产品展销中心与美食街联动,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民宿产业迅速崛起,民宿集群持续出彩出圈,已成为乡村旅游新的亮点。

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的一栋栋民宿,催生了“美丽经济”,也助推着乡村振兴。党员们对润丰村的特色路径给予了高度评价“闲置资产的法治化盘活与收益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化范本!”

离村时,晚霞浸染贺兰山巅。党员同志们回望那片白墙黛瓦——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如今已崛起为年收入千万的“塞上明珠”。这堂行走的党课,让书本上的“乡村振兴战略”变得可触可感,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们服务地方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了法律人以法治笔墨勾勒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画卷的使命。

润丰村的蜕变昭示:当法治智慧融入乡土实践,振兴之路必将行稳致远。法律系教工党支部将以今日为起点,努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宁大智慧。通过支部共建,与润丰村共同探索更多有益于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书写“党建红”引领“乡村绿”的壮美新篇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