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王 武)
内容提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归结为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取得伟大成就的重大历史经验之一。为此,本文基于唯物史观视域,从政治理想、价值理念、实践路径三个层面深入阐释“人民至上”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能”源于对“人民至上”的百年执着、百年坚守和百年践行。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归结为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取得伟大成就的重大历史经验之一。“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总结绝非主观臆断,而是源于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历史的深刻总结,我们只有从政治理想、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三重维度全面审视“人民至上”这一重大历史经验,才能真正领会“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①]的深远意义,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一、政治理想:一切为了人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高举民族大义旗帜,义无反顾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者也”[②],是要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找到一条生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想的生动展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后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赢得人民信任、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坚持初心使命上矢志不渝、坚定如磐”。什么是中国共产党?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老人给出了最为质朴而又最为生动的回答,“共产党就是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人民,甘愿牺牲一切,甚至生命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中,“李大钊被军阀处以绞刑,陈独秀两个儿子被国民党杀害,毛泽东有6位近亲直接牺牲,新中国成立前的171名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中,近四分之一牺牲、遇难”[③]。同时,在革命战争年代留下有名有姓的共产党员烈士达370万人,还有许许多多无名烈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生命。
坚守人民立场、谋求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底色,它深刻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观,生动地将党群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鱼水之喻”显然要比封建君王“舟水之喻”(“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深刻许多,因为“舟水之喻”尽管有其深刻之处,但仍然是囿于维护封建君王政治利益,基于“差序阶级之不平等理念”而得出的治国之道,而“鱼水之喻”是基于“共生平等理念”而得出的生存发展之道,是对封建君王“舟水之喻”的超越和扬弃,是对党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血肉联系、休戚与共关系的深刻揭示。对此,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形象的比喻道:“中国人民像大海……共产党人像大海中的鱼,生活在大海之中。”[⑤]
二、价值取向: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基因”。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在核心价值追求上都一脉相承,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边,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谋福利。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能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是这一鲜明的价值取向,反过来也生动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理想,换句话说,没有为民的政治理想,也就不会有为民的价值取向,反之亦然。
革命为了人民,发展也是为了人民。从“人民蒙难”到翻身“当家做主”、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做大蛋糕”的同时到强调“分好蛋糕”,这些无不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期待而展开推进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庄严承诺:“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⑥]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党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论断,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核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三、实践路径: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人民至上”历史经验,源于对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规律的深刻认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正是这样才实现了百年来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才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⑦],才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第一,“为谁革命、革命为谁”的人民战争逻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等各革命时期,坚持不懈地发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始终不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据统计,在淮海战役中,有500多万老百姓积极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均每1名战士身后就有9名老百姓“支援护航”。第二,“为谁执政、执政为谁”的人民专政逻辑,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明确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专政权,这让人民破天荒第一次获得了政治上的极大解放,为团结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第三,“为谁发展、发展为谁”的人民满意逻辑,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党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历史重任。第四,“为谁治理、治理为谁”的人民需要逻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的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需要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团结带领亿万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四、结语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小变大、从弱变强、从苦难走向辉煌,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党,这也是她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唯一特性。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⑧]。一百多年的历史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才能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能”,就必须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立场,始终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并勇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强化自我革命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把亿万人民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注释
[①]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
[②]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杂志 1914 年,第1卷,第4号。
[③] 李忠杰:《中国共产党富有特色的社会政治功能》,李君如主编:《百年大党正年
轻》,东方出版社,2021 年,第 27 页。
[④]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
[⑤] (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人征服中国》,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6页。
[⑥]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1年1月11日。
[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
(文|王武)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