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OBE理念下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8 18:26:04

摘要:

近年来,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息学院党支部始终把党建作为统揽全局的总抓手,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乡村要振兴,教育是基石,人才是关键。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OBE理念指导下,将小学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四有”好老师,为宁夏的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教育支撑,也使许多乡村家庭实现了教育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有力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息学院发挥小学教育专业优势,以高质量就业充盈乡村教育人才“蓄水池”,赋能乡村教育全面振兴。

一、实施背景

1

   小学教育专业是承袭原吴忠师范学校的优质专业,办学积淀深厚,办学优势明显。2016、2017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重点特色建设专业。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资格证一次性通过率92%以上,远远高于自治区22%的过关率;学生考取事业编和特岗率25%以上,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闪亮数字的背后,是基于OBE理念,结合教育系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满足社会需求、服务地方发展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五个对接”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二、做法举措

(一)将小学教育专业与教师职业岗位对接

对标《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按照小学教师岗位对新时代小学教师更加专业、更加精细的要求,教育系成立了小教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调研,分析小学教育主要就业岗位及就业岗位能力。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依据小学教师职业岗位13项核心素养,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采用“2.5+0.5”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学、做、赛、创、育“六位一体”的专业教学体系目前,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对接更为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用人单位、家长、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评价不断提高。

(二)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师职业标准对接

2

  1.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依据小学教师职业标准,依托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岗位职业技能、毕业生能力指标点,根据现代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确定了程五大课程模块,明确了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

2.根据职业要求,确定课程内容。按照课程与毕业生能力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借助矩阵图分析每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有效性。按照“厚小学基础、通专业理论、重实践操作”的思路,基础课以“必须、够用、适用”为原则,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课、专业技能以“突出、强化”为特色,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加大课内实践教学比率,加强课外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课程资源。教学中广泛运用采用翻转课堂、云课堂等多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初步建成小学教学法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

(三)教学过程与教师工作过程对接

        

3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将培养学生的小学应用能力和适应地区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实践能力训练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主要培养学生的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并形成特色。

1.建立“课内+课外”实践模式。积极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实践训练模式,构建“课堂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竞赛+达标+二课堂+社团)的实践模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得到更多的训练,在课外通过诗歌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技能达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参加全区职业技能比赛中,学生在书法、演讲比赛等活动中获奖人数达40人以上。

2.建立“校内+校外”实训体系。校内建有微格教室5个、书法、录播室、智慧教室等实训室,实训室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有专人管理,实验、实训课开出率100%。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全覆盖,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实训需求,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外,与吴忠市利通一小等公办学校合作,共建9个校外稳定、紧密的实习、实训基地,常年接受学生见习、实训实习活动,有效保证了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培养适应小学教师职业岗位的教学技能。

(四)学历证书与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对接

针对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系对接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根据小学教师素质发展和国考要求,增开5门课程,增加了6门课程课时,增设5门选修课;取消了3门课程。与中公教育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仿真模考30余场次,获捐考试用书1500余册,模拟试卷10000余份,3000余名学生受益。20182020学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达92%以上,远远高出全区其他院校。

(五)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

    为满足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需要,增强就业竞争力,与宁夏大学合作,开辟了小学教育专业自考升本科通道,扩宽学生继续学习渠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至今已有1000名毕业生获得了宁夏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书。近两年,100多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宁夏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我院考取人数占招考名额的50%以上

三、主要创新点

(一)有效实现“五个对接”,提高人才质量认真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五个对接”的职教总体要求,紧密结合专业实际,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了“五个对接”,使五个对接既符合要求精神,又有自身特色,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二)联动“四个课堂”,落实三全育人“五个对接”的落实过程中,联动了“四个课堂”,使三全育人落到实处。一是打造了“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实施课程思政。在研“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区级2门,院级13门;形成25个自治区、学院、系级课程思政案例,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二是挖掘“校园文化”第二课堂,实施文化思政。突出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结合,校园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落实环境提升、榜样选树、阵地构筑、品牌建设,提升美丽校园的品质。三是组织“职业实践”第三课堂,实施实践思政。建立“大一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目标,大二进行素质拓展和职业技能培养,大三提升顶岗能力和求职能力”的职业导向规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专业兴趣、专业素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阵地转到职业岗位。四是利用“网络媒体”第四课堂,实施网络思政。以微信群、抖音为网络思政平台。宣传党的政策、优秀学生案例等,通过发“小”声音讲述“大”故事,用“微互联”成就“大思政”。通过网络媒体应用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联动,有效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四、成效及应用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宁夏的基础教育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为宁夏乡村人才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助力学生实现梦想。教育系积极落实“五个对接”,实施“园丁筑梦”党建品牌立足职前培训,开展“圆梦行动”;依托技能达标、竞赛,开展“练技行动”;以红色社团“星火社”为抓手,开展“铸魂行动”;立足岗位,发挥功能党小组作用,开展“护苗行动”,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实现“教师梦”保驾护航。

6

     (二)助力地方教育事业小学教育专业以立足社会,服务地方为己任,不仅积极承担地方的志愿服务,还能扎根乡村,服务乡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走向小学教育教学岗位,积极投入到宁夏教育事业当中,为宁夏的基础教育贡献了最大的力量。2018-2023年毕业学生2000多人,就业率高达95%以上。部分学生考取了教师事业编和特岗教师,成绩喜人。许多学生走向岗位就成为学校的业务骨干,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培养了平罗县“最美教师”申玉欢、海原县“最美教师”屈应洲等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助力乡村教育扶贫。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小学教学基本功、良好的职业修养、高度的敬业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勤劳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就业学校的普遍欢迎和重视。“出口畅”带动“入口旺”。小学教育专业每年录取的学生70%以上来自于宁夏山区,80%以上为农村户口,他们高质量就业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家庭的脱贫,实现了乡村教育扶贫。

(四)支援边疆教育事业鼓励小学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到新疆支援国家边疆建设,如通过网络发布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阿尔泰地区、喀什地区教育局招聘信息。2018--2021届小学教育专业有68名毕业生赴新疆小学就业,成为当地学校的业务骨干。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基于OBE理念,实施“五个对接”,有效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有力服务了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有利服务了乡村人才振兴,最大化实现了专业价值。


责任编辑:姚宏 代慧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息学院发挥小学教育专业优势,以高质量就业充盈乡村教育人才“蓄水池”,赋能乡村教育全面振兴。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