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引领绘就“四位一体”新图景 强国有我唱响地方特色“南水情”

发布时间:2025-07-07 10:27:14

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全国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河南省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现有党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41.6%,河南省文明教师3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党支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支部政治引领、战斗堡垒、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瞄准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立足“立本、立真、立特、立新”办学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平台、组织人才建设,实施“团队创建”“书记领航”“党员领带”“联动考核”四大行动,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党支部建设同向同行,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绘就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位一体”新图景,唱响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休戚与共“南水情”,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基层教学院党建探索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党建联建:“联”聚全域党建明特色

按照“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了解,以共建促合作,以共建促发展”的原则,将党建活动的场所设到企事业单位、设到田间地头,创新了校企合作、乡村振兴新模式。工作室制定了《第一教师党支部推进校企党建共建实施方案》,先后与河南工程学院、南阳职业学院仲景中医药健康学院、河南润之酒业有限公司、京德啤酒技术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森林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第一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校企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建联建共建活动。通过 “引智、引技、引人才、引产业”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地方产业振兴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特色经济升级。此外,工作室积极开展红色教育与业务相融合的实践,紧扣“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目标,探索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发展联动的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深化党建共建机制,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707101022

教育服务:“结”紧帮扶对子育特色

党支部依托青马学堂、张衡学堂、博士论坛、大学生专创训练营等平台,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教育服务工作深度融合,大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组织党员师生赴南召县竹园小学开展 “党员进课堂”“趣享素拓进校园”等校地帮扶教育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竹园小学发展需求。按照“亲近产业、面向应用、强化实践、凸显能力”原则,党支部大力发挥学科专业集群优势,紧密对接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理念,实施“校企地会研”五位一体合作模式,推行“双导师”制度,积极探索“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培育高层次科研成果、托举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工作路径。开设“校企合作特色示范课堂”,打造“企业定制班”,培训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可用之才。南阳市科技特派员菌类产业服务团的党员教师们在西峡县丹水镇袁庄村建立了科技小院,将高校科研力量与乡村实践相结合。面向政府和企业,积极培训乡土技术人才;面向农民,手把手、面对面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面向农业科技企业,积极推广转化优秀科技成果,实现了零距离对接、零时差指导、零门槛服务、零费用培训的“四零服务”。袁庄村的菌类种植规模从起初的一个试种植棚发展到现在 18 个标准化种植大棚,亩均产值 3 万余元。

图片副本

科技赋能:“融”促地方产业亮特色

充分发挥支部成员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紧密契合区域产业需要,组建多个特色产业“科技支农”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产业振兴、科技兴农为己任,积极主动下沉基层、惠农助农。菌类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服务农村合作组织 14 个,多次深入西峡县伏牛山百菌园、森林家、钰森菌业等加工企业和丹水镇、双龙镇、重阳镇、丁河镇香菇种植户,帮助农户选取优良香菇菌种, 提供种子栽培技术、过程管理、染菌防治、子实体新产品开发及加工技术服务,极大提升了南阳菌类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支部党员罗建成、李慧星博士受聘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 (河南)首批专家,贾永鹏受聘为河南省“科技副总”,李慧星、于海彦、宋学宁荣获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围绕乡村振兴、企业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升级等现实需求,党员教师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科技+产业”为手段,围绕困扰企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与企业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南阳市京德啤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共同制定行业标准 4 项、团体标准 2 项,联合研发了系列一体化精酿啤酒酿造设备,现已销售 2500 台套设备、销售额 1.5 亿元。与南阳市域内多家黄酒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从红谷黄酒的酿造原料、酿造工艺、红谷黄酒功能成分分析、红谷黄酒产品研发及红谷黄酒酿造成套设备研发方面着手,帮助多家黄酒企业提质增效,促使南阳形成 5 个黄酒产业特色小镇,成功助推南阳红谷黄酒产地荣获“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等美誉。

图片副本

实践育人:“创”塑育人品牌强特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之重脉,润泽京津豫冀。南阳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指示批示,聚焦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内涵,以渠首高校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一渠清水的守护力量,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持续发展与沿线区域的繁荣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南工方案” 与 “南工智慧”。支部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开展“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清水北送润生态,移民精神耀家园”等主题的暑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教学科研与学生工作相结合,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师生们共同走进淅川等地的乡村社区,以通俗生动的方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让节水护水理念深入人心;师生们在丹江口水库及周边,手持专业检测仪器,细致采集水样、土样,对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体检”,为工程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师生们深入移民新村,开展义务帮扶与文化科普活动,从校园的舒适区迈向乡村的服务点,为搬迁群众送去温暖关怀,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增强了沿线居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同感与参与感,以青春热血为中线工程的生态人文画卷添彩增色。

笃行实干促发展,奋楫争先结硕果。2022 年“守护绿水青山,做水源地生态卫士”项目从来自全国 38 个省级赛会单位的 1000 个志愿服务项目中脱颖而出, 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雷锋连”荣获 团中央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预警与业务化管理平台”中应用了师生研究成果,为水体的溯源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判别渠道内水与外部水源的准确率达到100%,为干渠内水体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图片副本

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学院“强国行”专项团队将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强国行”专项团队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部署要求, 持续推进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校地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开辟服务地方新赛道,引领广大师生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刘玉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唱响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休戚与共“南水情”,在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基层教学院党建探索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新路子。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