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环 “三下乡”(七)||劳动教育:青春下乡践使命,乡村振兴谱新篇
近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启智助农,绿韵乡田”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郏县小谢庄,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在启智助农环节,同学们走进梨园,化身“梨园新兵”。在当地果农的悉心指导下,他们认真学习“酥脆一号”香梨的成熟辨别与采摘技艺。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最终采摘香梨超千斤。这堂沾满泥土气息的实践课,让同学们深化了对现代农业的认知,在劳作中淬炼出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怀,厚植了心系乡土、敬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果农们纷纷称赞同学们学得快、干得好,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绿韵乡田显担当,青春力行焕乡容。”同学们积极响应村委号召,投身村庄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田间地头,他们俯身劳作,细致拔除杂草,精准清理卫生死角,认真清扫落叶。责任区域在他们的努力下,变得整洁有序、焕然一新。这不仅是劳动的付出,更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服务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他们用双手传递环保理念,为建设和美宜居家园贡献力量。

在张威老师带领下,促进团成员深入梨园,发挥生态专长!他们科学采样测土,精准分析数据,为农户定制施肥建议。田间细致观察发现老叶黄斑、果实不均等潜在问题,敏锐指向土壤养分失衡,而非显性病虫害。这不仅是课堂知识的生动实践,更是将科技智慧转化为农事生产力的典范,为梨园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精准的专业力量!

实践期间,同学们还化身生活能手,解决伙食难题。从采买到烹饪,大家分工明确、协作默契。这堂“柴米油盐中的思政课”,让同学们在烟火气中锤炼了自力更生的生活技能,增进了团队默契与协作精神。

此次赴郏县小谢庄的实践,是国情思政课,更是劳动教育课。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一深刻的时代内涵。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内涵,引导更多学子在服务乡村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无愧时代的华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