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各民族学生携手渭阳村畲族村民共植“同心树”

2023-03-16 08:20:32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陈盛钟 周鑫涛 王彦菲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造林正当时。11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活动在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民俗风情园举行。第45个植树节前夕,莆田学院党委统战部、校团委、管理学院团委联合渭阳村党支部,组织7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乡村振兴添绿增彩。

1.png

莆田学院紫霄校区核心区位于渭阳村石牌兜自然村,这里生活着70多户300多名畲族群众,是远近闻名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区。为保护、传承当地畲族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莆田市启动推进渭阳民俗风情园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畲族文化长廊、节庆音乐广场、风情展示馆等,用地面积约28.39亩。

2.png

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植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管理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等,组成20个植树小组,齐心协力栽下100余棵蜜桃树苗,为渭阳民俗风情园增添一片绿。暖阳下,一棵棵悬挂着“我与小树共成长”认领铭牌的新栽种苗木傲然挺立,焕发出勃勃生机。

3.png

“今天和莆田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起在民俗风情园里植树,非常有意义,希望我们的共同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渭阳村畲族群众钟玉兰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

4.png

既要植绿,也要护绿。管理学院团委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打出参与培植树苗、抚育管护、志愿服务的“组合拳”,力求地上植绿,心中播绿,变一季植树为全年尽责。

5.png

“我们一起种下了同心树,希望在大家的精心培护下,小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开出团结花,结出同心果,愿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就像种树一样,种下团结,种下希望。”畲族学生钟玲玲在小组成员的配合下种下一棵树苗,写好心愿卡,兴奋地拍照留念。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能为美丽莆田贡献一份力量,很有意义”……劳作间隙,渭阳村群众与师生们亲切互动,就民族团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等话题进行交流,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


莆田学院团委书记黄蕾表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传承弘扬好木兰溪治理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此次校地共建--师生携手共植“同心树”活动,带动各民族学生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中,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同时,也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更多青年学生心中,让青年学生沉浸在民族团结的氛围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宣讲者和传播者。


责任编辑:沈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莆田学院统战部、校团委、管理学院团委联合渭阳村党支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民族团结进步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添绿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