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探生态本底,护木兰碧水——莆田学院“木兰薪火”社会实践队开展保护木兰溪社会实践活动
8月25日至28日,莆田学院“木兰薪火”实践队走进莆田市仙游县仙西村及仙水洋景区,以“丈量绿色家底,倾听百姓心声”为主题,开展了为期4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木兰溪生态保护使命,为流域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期间,实践队的首站便是仙西村的木兰溪源环境教育基地展厅。展厅内,一幅幅对比鲜明的图片、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模型,形象生动展现了近20年来木兰溪在防洪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景观治理及全流域系统治理方面的辉煌成就。从曾经“水患连年”到如今“安澜清波”,从“污水横流”到“鱼翔浅底”,实践队的队员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深刻感受到木兰溪治理背后的科学理念与不懈坚持,也更加坚定了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感。

图为队员参观学习现场
为精准掌握木兰溪源头生态现状,实践队成员们携带专业测量工具,深入源头区域开展生态数据采集工作。他们分组行动,有的用胸径尺仔细测量林地树木的胸径,记录不同树种的生长情况;有的俯身观察林下植被的种类、覆盖度,采集样本留存分析;还有的则运用水质检测仪器,对源头水体的pH值、溶解氧、浑浊度等指标进行现场测定。“每一组数据都关系到对生态状况的判断,必须严谨细致。”队员们表示,这些一手数据将为后续的生态研究与保护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助力木兰溪源头生态的精细化管理。

图为同学们正在检测水质
在仙水洋景区,实践队将目光投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他们精心设计采访提纲,分别与景区民宿老板、工作人员及游客展开深入交流。民宿老板坦言:“这几年景区水质越来越好,来玩水的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红火,现在大家都明白,保护好生态就是保住了‘金饭碗’。”一些游客则表示,景区的自然环境整洁优美,生态保护措施到位,让人能真正亲近自然,这样的旅行体验非常好。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还不失时机地向受访者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解木兰溪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动中来。

图为同学们正在采访村民
此次“木兰薪火”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通过“看成果、测数据、访民生”相结合的方式,既加深了对木兰溪生态治理的认知,也为推动流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凝聚了更多共识。实践队成员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校园,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木兰溪治理精神,让生态保护的“薪火”持续传递。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