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师生赴涵江红松茸科技小院共话科创兴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9月22日,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福建涵江红松茸科技小院,组织开展“科技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沉浸式科普实践。活动邀请果树学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莆田学院林顺权教授,为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田间思政课”。
福建涵江红松茸科技小院位于涵江区萩芦镇林美村,于2025年入选第七批福建省科技小院名单。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该小院已成为当地探索“科技+农业+乡村”融合发展的前沿阵地。林顺权教授现任国际园艺学会、中国园艺学会理事及枇杷分会理事长,在果树学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图为理论学习
当天下午,在科研传承与创新座谈会上,林顺权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的时代内涵。“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农科学子、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嘱托,也是我们扎根乡村、用科技赋能农业的行动指南。”林顺权表示,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更需要新一代新农人怀揣对土地的热爱与对创新的追求。

图为师生座谈会
座谈会后,科技小院负责人谢剑平带领师生走进枇杷种植大棚,开启“田间课堂”。她俯身拨开枇杷树幼苗的覆盖物,细致讲解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环境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种植要点。“通过观察枇杷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判断其是否进入最佳采收期……”谢剑平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场景,让同学们在近距离观察与动手体验中,直观感受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赋能作用。

图为田间课堂
“之前觉得‘乡村振兴’较抽象,今天在科技小院亲眼看到红松茸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并帮助农民增收,我突然明白所学专业的价值!”食品科学与安全251班新生李育参加完活动后表示收获满满。
“此次科普实践不仅是一次产教融合的有益探索,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它让‘科技兴农’从课本走向大地,化作学子脚下的泥土、眼前的作物,以及心中对乡土未来的无限憧憬。”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朱秀兰表示,在这样的实践浸润下,更多环生学子将接过科技兴农的接力棒,成长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与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