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莆仙音乐》教材撰写研讨: 聚焦仪式与当代创作,共筑音乐传承基石

发布时间:2025-08-10 15:59:47

87日下午,莆田学院音乐学院第一党支部围绕“强国行”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莆仙音乐》教材写研讨会。此次研讨聚焦莆仙仪式音乐与当代莆仙音乐创作两大关键板块,旨在为教材编写提供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内容框架,推动莆仙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

b72028338cd81324d07627c2532d68fa

                      图为:党员教师在研讨《莆仙音乐》教材框架与内容

一、莆仙仪式音乐:教材内容的历史文化基石

莆仙仪式音乐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莆仙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教材撰写中,各位教师探讨了莆仙仪式音乐历史沿革部分需详细梳理妈祖仪式音乐、戏曲仪式音乐、三一教仪式音乐、佛教仪式音乐以及道教仪式音乐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从古代的起源与演变,到近现代的传承与变迁,让学习者清晰了解莆仙仪式音乐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感受其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仪式类别方面,教材要系统介绍各类仪式音乐的特色与功能。妈祖仪式音乐的庄重肃穆,体现着对妈祖的崇敬与信仰;戏曲仪式音乐的活泼生动,融入了民间艺术的智慧与情感;宗教仪式音乐则各具宗教特色,传递着不同的精神内涵。通过详细的分类阐述,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把握不同仪式音乐的风格差异和应用场景。

代表性作品赏析是教材中的亮点内容。精选各个仪式音乐类别中的经典作品,从音乐结构、旋律特点、演奏乐器、文化寓意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让学习者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能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艺术价值,提高他们对莆仙仪式音乐的鉴赏能力和理解深度。

二、当代莆仙音乐创作:教材内容的时代活力源泉

当代莆仙音乐创作板块为教材注入了时代活力。在器乐创作方面,各位党员教师探讨了以李尚清、曾、李家华、翁持更、唐柄椿等莆仙籍音乐家对莆仙音调进行改编的作品,介绍民族管弦乐和西洋管弦乐在融合莆仙音乐元素时的创新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他们如何将传统音调与现代作曲技巧相结合,创造出既保留莆仙音乐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器乐作品,为学习者提供创作思路和实践参考。

声乐领域涵盖方言歌曲和普通话歌曲。教材要展示当代莆仙声乐作品在题材选择、歌词创作、旋律设计等方面的特点。方言歌曲作为地方文化的独特表达,承载着莆仙人民的情感和生活记忆;普通话歌曲则有助于莆仙音乐走向更广泛的受众群体。通过分析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习者掌握不同类型声乐作品的创作规律和演唱技巧。

三、教材撰写研讨的意义与展望

此次各位党员教师通过对《莆仙音乐》教材写研讨,对于传承和弘扬莆仙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莆仙仪式音乐的历史文化和深入分析当代莆仙音乐创作成果,教材将为学习者提供全面、权威的学习资料,培养他们对莆仙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和文化自信。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将促进莆仙音乐文化的学术研究。在研讨过程中,党员教师们共同探讨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莆仙音乐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未来,随着教材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有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研究莆仙音乐,推动莆仙音乐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莆田学院音乐学院第一党支部通过此次教材撰写研讨,为《莆仙音乐》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全体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部教材将成为传承和弘扬莆仙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地方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陈美静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8月7日下午,莆田学院音乐学院第一党支部围绕“强国行”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了《莆仙音乐》教材编写研讨会。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