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国工匠进校园”-----陶巍大师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
4月2日,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教育培训分会主办、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汽车学院承办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在汽车学院海淀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享誉国内外的汽修领域泰斗陶巍大师作专题报告,汽车学院近百名师生现场聆听,共同感受大国工匠的卓越风采与匠心传承。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活动伊始,汽车学院党支部书记缑庆伟致欢迎辞。他表示,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灵魂,也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引。陶巍大师作为行业领军人物,其成长历程和职业精神对青年学子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缑庆伟强调,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发学习热情,提升职业素养。
“汽车神医”陶巍:从修车工到大国工匠的传奇人生
陶巍是汽修行业的标杆人物,拥有“大国工匠”“上海市劳模”等荣誉称号,并荣获美国国会最高“终身成就奖”、加拿大埃德蒙顿市“陶巍日”命名、卡斯夫“汽车维修服务大国工匠奖”等国际殊荣。作为国家级汽修技能大师,他深耕行业40余年,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等领域贡献卓著。
在讲座中,陶巍以“匠心筑梦:汽修行业的坚守与创新”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他回忆道:“我最初进入汽修行业时,条件艰苦,工具简陋,但正是那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技术不是靠设备堆砌的,而是靠双手的感知和大脑的思考。”他强调,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专注、执着、精益求精”,而汽修行业不仅是维修车辆,更是对工业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三阶淬炼”培养体系:从基础到卓越的成长之路
陶巍特别分享了他的“三阶淬炼”人才培养模式。该体系强调“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学员在培训初期需从最基础的设备清洁、工具整理做起,逐步提升至精密维修与故障诊断。他解释道:“很多人认为修车只是换零件,但真正的技术在于理解每一颗螺丝的扭矩、每一条电路的走向。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成为真正的‘汽车医生’。”
他还提到,现代汽修行业已进入智能化时代,传统经验必须与新技术结合。他鼓励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实操技能,还要学习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知识,以适应未来行业发展。
师生反响热烈:工匠精神激励成长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与陶巍进行了深入交流。2023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刘灿表示:“陶大师的故事让我深受震撼,原来汽修行业也能做到世界顶尖水平。他的工匠精神让我更加坚定了职业理想。”汽车学院教师姚建玲也表示:“陶巍大师的‘三阶淬炼’理念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很有启发,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细节把控能力。”
活动意义深远: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次技术分享,更是一场精神洗礼。汽车学院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引入行业大师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未来,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搭建行业精英与师生交流的平台,让工匠精神在校园生根发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贡献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