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化匠”党建品牌

2025-09-25 09:29:35 于文倩

一、品牌内涵

化工学院“化匠”党建品牌取自“化育天工,匠心筑梦”,旨在通过建设一流化工学科、培养一流化工人才,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抓党建就是抓全局”为统领,以“认识到位、制度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保障到位”为遵循,以“党建引领、业务落地”为导向,将党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专业发展,实现党政紧密融合、互联互通、齐头并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育、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特色做法

(一)以政治建设统领全局,在强基固本中提升党建向心力。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学院以党委书记为核心,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等为支撑,画成同心圆,打造了一支有站位、有担当、有眼界、有格局、有定力、有情怀的管理团队,充分带动全院教工识大局、讲团结、比奉献。学院入选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近3年,在领导班子、党建、学团等各项考核中均获评优秀等级。

2.推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强化基层支部建设。学院12个基层党支部严格按照标准化、规范化进行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3年,获评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且验收合格,获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第三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1个,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首批学校“新时代党员先锋岗”4个,首批“全校党建工作重点样板支部”创建单位1个,首批“全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1个。

3.严格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党建机制建设。学院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商议决定党建与学院教学科研等重点工作。近3年,制定《化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党建制度10项,修订、完善学院制度文件35项。制定“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双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党支部、党员量化指标管理。

4.加强群团组织领导,强化群团组织建设。学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工会职能,引导学院广大团员青年和教职工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互助提升,展现了良好的化工风貌。近3年,获评青岛市工人先锋号1个、学校“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3次、学校“教育先锋”3人、“教育先锋号”3个、“工会工作先进个人”16人。

(二)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在协同融合中驱动党建凝聚力。

1.党建引领促进学科发展,守住高质量发展“生命线”。学院党委持续强化党的领导在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拓展党建引领学科建设的内涵,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紧紧围绕学科建设的重点目标,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的新模式。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潜力学科,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加快“学科冲A”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步伐。

2.做好“三个关键”,助推党建与专业建设提质增效。学院党委将党组织功能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做到关键任务党员带头、关键节点党员保障、关键环节党组织把关,充分发挥党建对专业建设引领作用,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一流本科建设。近3年,学院先后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

3.党建推动“有组织科研”,高水平科技服务经济发展。学院党委不断强化基层党委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教师党支部和科研团队与化工企业、科研院所等交流合作,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着力攻关“卡脖子”问题,促进“政产学研”融合。学院与中国石化、万华化学、新华制药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刘福胜、朱兆友、项曙光等科研团队的30余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落地,创造经济效益700亿元以上。

4.以“党建+思政”为抓手,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院校领导-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杰出校友-朋辈榜样”六位一体思政队伍,凝聚“三全育人”合力,努力写好育人“奋进之笔”。通过构建“党建+团建”立体格局,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投身国家建设。近3年,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1个、山东省优秀班集体5个、学校团内荣誉100余项。

5.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学院充分发挥党建辐射作用,以“探索三个融合”,构建“专业化、精准化”的创新创业协同体系;“搭建三个平台”,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完善三个服务”,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完善“3+3+3”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形成了“师生互动、经验交流、资源共享、创意激发”的良好生态。近3年,学院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科技竞赛获奖800余项、入选国家级专项实践团队70余支。

(三)以优良作风干事创业,在攻坚突破中激发党建战斗力。

1.倡导团结协作的作风。学院党委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班子成员之间谈心交流等形式,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工作氛围。同时,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党政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协同发展,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双促进、双提升。

2.倡导攻坚克难的作风。学院党委聚焦发展的重点难点,主动担当作为,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化工原理教研室党支部朱兆友教授团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注布洛芬质量的提升,开发的系列基于产业基础技术创新的关键共性技术,构建的布洛芬创新技术体系,助力山东省新华制药建立世界规模最大、产品覆盖面最广的解热镇痛药基地。学院计算机化工研究所、系统工程教研室在“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技术成果基础上与万华联合攻关完成MDI装置的核心技术软件包,一举打破了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

3.倡导创新发展的作风。学院党委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开展研究性工作,加强研究型思政建设,坚持深思践悟、融会贯通,推进学院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近3年,学院累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3项,市厅级28项,校级课题7项,发表思政研究论文16篇,获市厅级以上奖励21项。《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化工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成功获评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优秀案例。

三、取得成效

化工学院“化匠”党建品牌通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优异成绩,学院党委先后荣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委组织部“干事创业好团队”、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学校“红旗”基层党组织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重要荣誉称号。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个,第三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1个教学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研室获评青岛市工人先锋号,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A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其中获“挑战杯”国家级金奖1项。

下一步,化工学院党委将持续依托“化匠”党建品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做好全局性统筹规划,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强国建设五大任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双驱动,开展有组织、有规划、有目标的科研,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深化科技体制、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政策活力、机制活力,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产出更多原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服务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经济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化匠”党建品牌取自“化育天工,匠心筑梦”,旨在通过建设一流化工学科、培养一流化工人才,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