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党支部: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合肥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党支部获评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第三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首批安徽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安徽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双融双促”。
支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夯实“头雁引领、理论提升、党建共建、先锋示范”品牌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和区域战略新型产业发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持续推进党建与发展的深度融合。在党支部书记——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安徽省教学名师高先和教授带领下,近三年,支部党员获批省级以上项目21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4篇,授权专利51项,发明专利12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7项。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奖12项,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52项,省级奖项146项。
一、锚定前进“总航标”,党建联建新赋能 坚持红色领航构筑育人新路径
支部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组织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围绕“红色领航工程”,坚持党建引航定向,强化政治建设,夯实红色组织阵地,结合合肥大学“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支部“五坚持、五创新”红色育人体系,推进“党建+教学+科研+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抓牢“思政育人责任田”,抓好“科研育人示范田”,抓实“实践育人丰产田”,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带头人”高先和带动全体教师强思想、精业务、重服务,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事业发展新局面。支部探索党建联建协同共进新路径,与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合肥海恒社区、合肥师范学院等单位党组织共同开展“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建联建,通过校地、校企和高校党组织交流联动,力促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项目联创、发展联赢,深化党建工作深度合作、双向赋能。
支部与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开展“强国行”党建联建
二、强化驱动“组合拳”,构建品牌新模式 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头雁效应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支部党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定“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创建党建品牌体系,打造“领先—理论提升、领雁—头雁引领、领跑—实验先锋”三“领”品牌。依托“党建+”育人模式,以“创优工程”为抓手,构建“课—赛—改—创”四融通、闭合制育人改革新模式,开展“实验讲坛”“强基铸魂”等支部特色项目,实现教学实践良性运转。近年来,高先和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安徽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安徽省教学名师,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网站等媒体宣传报道。支部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刘丹萍荣获安徽省教坛新秀、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省赛一等奖、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教学竞赛一等奖、安徽省第二届应用型高校联盟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等25项全国和省市奖项。支部党员刘慧获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安徽省赛一等奖,李鹤鸣获安徽省研究生优秀辅导员等荣誉。
支部书记高先和参加安徽省学科竞赛高校赛创研讨会
三、开拓创新“先行军”,筑强服务新高地 坚持“三业一体”助力区域发展
在高先和指导下,实验实训中心党支部与公益组织、企业、社区联学联建联育,坚持服务地方“破题攻坚”,构建“五联一体、四促三力”工作机制,围绕政府和企业发展所需,将高校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转化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近五年,党员先锋岗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企业技术开发服务,政校企三方资源联动,支部党员承担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65项。高先和带领支部结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锚定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强化“专业、产业、就业”三业一体,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四链融合,带领党员先锋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开展产业化应用研发项目47项。
近年来,高先和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2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主持参与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4项,带领团队负责2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和2个校级科研平台。带领团队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揭榜挂帅”项目,主持企业委托项目11项,助力地方政府战略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特色学科研究方向,培养了一大批符合区域发展所需的产业工程师,以“党建+双创”打造实践育人新课堂。
支部党员师生获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
四、科创实践“加油站”,拓展科研新课堂 强化实践育人助力学生成才
近三年,高先和带领支部党员引领学生投身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指导学生科技社团和科创团队25支,建设管理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中心,为学生科创能力提升搭建平台。支部教师开展跨专业学科竞赛指导,实现专业融合,以赛兴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团队薪火相传,培养了一批批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投身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近五年来,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比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8项、省级奖项363项,多次刷新全省历史最好成绩。
支部书记带领团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赛二等奖
支部书记指导学生参加学科创新大赛
未来,支部将不断强化高校“双带头人”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围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和实践育人开展工作,引领广大师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筑牢红色堡垒,探索党建联建新方式。以“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建设为抓手,深化“党建+”建设,推进支部品牌建设,开展政校企高质量党建联建活动,打造高品质精品党课。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成果转化落地。联合开发实践导向型的应用型教学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聚焦科教兴国,塑造强国建设新动能。立足学科专业特色,完善应用型人才平台体系,聚力合肥重点产业集群,强化党建引领,深化“三业一体、四链融合”,加强联创共建,支部主动联系地方政府、公益组织、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等,拓展链上党建合作共育,强化“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享、合作联赢”的“五联一体”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挥人才驱动,创新教学育人新模式。发挥高质量党建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夯实支部战斗堡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双创”实践育人新课堂。利用应用型高校的人才智库资源,完善支部建设“三机制”赋能:党建融合创新机制、党建联创项目机制、党建联育驱动机制,推进党建与业务发展“双融双促”,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为合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助力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