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装药所教师党支部:强国先行铸重器,军工精神育英才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5-04-29 17:38:37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装药所教师党支部现有党员2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者9人、副高级职称者6人。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牢记“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肩扛“培养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在强军兴国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党支部成功入选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成员作为南理工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和指导老师,获评“江苏五四青年奖章”集体。支部党员王泽山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最美奋斗者”、工信楷模等荣誉。

图片

装药所教师党支部合照

一、讲政治、强融合 构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新格局

开展四维共建,推动党建联建。党支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通过实地研学、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涵盖校内、校际、校企、校地等四个维度的党建联建。广泛学习校内外国家级、省级样板党支部的先进建设经验,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众多国防院所深化校企协同,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打造两种模式,弘扬军工精神。党支部整合学校、学院、系所优质教育资源,构建线上宣传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宣教模式,形成精品党课与实境教学相结合的高质量党员教育体系。线上持续建设军工精神课程思政素材网,线下建设完成军工精神传承坊、“王泽山精神”教育基地等教育实境,入选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接待3000余人次的各地党员师生前来参观交流。

讲好一个故事,强化示范带动。支部坚持军工底色、工信特色,将长期以来凝塑形成的军工文化融入支部建设、党员教育,矢志讲好火炸药人“忠于祖国、孝于人民”的军工故事。王泽山院士受中央电视台邀请拍摄《中国脊梁》之“中国火炸药学家——王泽山”专题节目,展现军工领域的卓越成就与精神风貌;党支部书记肖正刚录制“入党引路人”微党课视频和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培训课程,示范引领广大师生党员擦亮党员政治底色、先锋名片。

图片

《中国脊梁》之“中国火炸药学家——王泽山”专题节目截图

二、抓主业、重落实 打造科技创新赋能新体系

着眼制胜未来,服务国家需求。党支部党员坚持扎根试验场一线,不畏艰辛,攻坚克难,突破了远程、等模块、低过载等新型发射装药技术,解决了发射药及装药领域关键问题,实现了我国在火炮装药技术研究领域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重大转变,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党支部教师党员投身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荣获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奖项共6项。

引领军民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将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废弃火炸药资源化再利用技术”成功投入生产,为我国火炸药战略轮储提供了坚实保障。该技术变废为宝,将退役火炸药转化为20余种军民两用产品,有力推动了湖南浏阳烟花行业的蓬勃发展,助力其产值达到300多亿元。2024年,由装药所牵头的特种材料资源化与绿色处置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成为我国唯一的专门从事退役火炸药资源化与绿色处置技术创新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国家级平台。

聚焦行业发展,赋能专业支撑。王泽山院士牵头论证《火炸药行业发展规划报告》,聚焦火炸药行业未来发展,提出涵盖化工与材料学科发展、平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的若干计划,获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新华社、央视等报道了王泽山院士领衔的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专业教育和科研成果数十次,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图片

新型装药技术实现火炮性能提升

三、养正气、做先生 探索军工精神育人新方法

紧扣“后继有人”,浸润成长沃土。党支部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军工精神宣讲团为中小学生深入宣讲王泽山院士先进事迹;指导的军工精神研习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军工育人实践活动,与吉林一中、乐山市沙坪镇中心小学等多所中小学开展“对话大国重匠”思政课堂,激励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赓续“国之精神”、争做“国之栋梁”,助力青少年成为军工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紧扣“国之所需”,深化育人成效。党支部坚持“做学问、育英才”的工作理念,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军工科研人才,多名学生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并发表高水平SCI期刊论文,近40名硕博研究生均进入兵器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航天四院等国防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就业。装药所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军工报国的精神内涵,在强军兴国实践中绽放绚丽的青春风采。与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开展国内首批特种能源化工领域国际联合培养班,开辟整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紧扣“身为世范”,彰显立德树人。党支部创新并凝练了“军工精神育人工作法”,创新组织“微党课”活动,着力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支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开设“火药中国”思政课程,构建以“火炸药装药设计”为主体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系;面向国防关键领域,打造了具有“前沿性、交叉性”的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核心课程,向来自国防军工领域的在职工程硕博士学员讲授火炸药专业知识和实践案例。获批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

图片

党支部书记肖正刚在“陆军工匠”培训班上作思政报告

国之所需催奋进,吾志所向赴未来。南京理工大学装药所教师党支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成果,围绕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和实践育人四大主线,深化“军工精神育人工作法”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为人民服务第一线的光荣阵地上。

责任编辑:衣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