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构建“学教研融”师生共同体,聚准“一融双高”助力强国行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14 16:32:40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学习践行“黄大年”精神,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坚守“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深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为抓手,构建“学教研融”四位一体师生成长共同体,在开展党建联建、提供教育服务、推动科技赋能、深化实践育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党支部现有党员36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人次,正高级20人,副高级7人。近年来,党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支部教师团队获全国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江苏省工人先锋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一、开展党建联建 以“学”构筑共同体之基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员示范引领,党课凝聚共识。党支部充分调动老中青三代党员同志的积极性,支部从60后到90后的同志纷纷走上讲台,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定期面向师生讲授党课。校长付梦印院士作为支部党员领衔开展支部“党课开讲”品牌活动,讲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谈科技创新的金字塔——从科学家精神到科技创新能力”等专题党课。

深入走访调研,实境拓宽视野。支部将学科对标找差和解决社会堵点结合起来,双轮驱动深化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开展调查研究;走进航天五院、中船702所、兵器201所等国防重点研究所感悟大国重器,开展各类实境教学。

图片

支部党员、校长付梦印院士讲授党课

二、提供教育服务 以“教”构筑共同体之本

党支部以“教”作为根本,履行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和本分。支部通过精准结对、集体备课等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父带徒弟、徒弟教学生,定期开展高质量教研,辐射带动更广泛专业教学。

注重名师引领,提升教学质量。支部依托“耕耘坊名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国家教学名师吴晓蓓、徐胜元牵头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打造高质量高效能互动平台,发挥名师对中青年教学骨干的引导与培养作用。近两年,支部先后举行十余次高质量教研活动,邀请崔向群院士、原校党委书记曲作家等莅临“说课”教研活动和座谈。牵头组织“江苏高校名师名课月月观摩活动”,吸引全省超过8000人次参加。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清朗学风。党支部打造“青苗圆桌会”品牌活动,学生出题,老师揭榜,每期围绕一个科技前沿话题展开论辩,“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思维碰撞,已累计召开40余期。支部教师还和同学们一起创设了“战习题”等学风建设品牌,翻转课堂更新近百期,全网点击超过20万,被教育部思政司和全国网信办授予全国网络教育工作案例优秀奖。

图片

“青苗圆桌会”活动

三、深化实践育人 以“研”构筑共同体之要

党支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以科研作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多项课题活跃着师生团队的身影,支部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实现了国家科技“三大奖”全覆盖。

面向国防前沿,潜心科研报国。党支部聚焦国防领域所亟须解决的难题,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党支部老师带着学生们走遍中国山河大川,从烈日下温度高达30多度的装甲车到新疆某重点研发计划零下30多度的低温调试,即使面对极端环境,师生团队依然高质量完成了科研任务,体现了科研育人的内涵和真谛。

聚焦协同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党支部在协同创新中助推校企融合。团队成员通过产学研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动融入地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工作。团队研发的“智能中转仓储”项目,帮助企业实现了数据化统一管理,原来20人的工作升级为仅需3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此项目为基础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特等奖。

图片

团队师生深入艰苦环境进行科研调试

四、推动科技赋能 以“融”构筑共同体之魂

党支部通过搭建互促平台、创设共融载体,依托学院平台和协同机制,积极对接产业链党组织,系统实施“五双融合”,推动“强国行”成效有力彰显。

深化校地融合,聚力强链补链。党支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要指示,深入开展“高校对接产业链党组织”行动,以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江苏省科技镇长团为契机,向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服务,与金风科技、江苏驷博电气等企业就聚焦“卡脖子”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有针对性地转移转化科研成果、共同培养产业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实施五双融合,推动一融双高。党支部系统实施学院党委提出的“五双融合”,找准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切入点、着力点,围绕“双学”“双建”“双培”“双风”“双心”融合形成有效路径,实行清单化管理,分解工作任务目标,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融互促,以党建引领推动事业发展。

图片

支部事迹受到《新华日报》报道并面向全校分享

下一步,党支部将在建设“学教研融”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着力构建“学教研融”四位一体“校地共同体”,以“联学共建、科教共育、产研共享、融合共治”四项计划为载体,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衣俊达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