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教工党支部:砥砺奋进“强国行”,共筑“酶”好“强国梦”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教工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7人,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5人,正高级职称10人,15人具有博士学位。党支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强国行”专项行动“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项重点任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学科,发挥生物制造产业的“芯片”——生物酶的科研优势,深入推动党建、教育、科技、人才“四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与酶工程实验室
一、以“酶”为媒 党建联建激发协同发展新活力
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中微生物相关党支部、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南京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生物食品相关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在联建共建中,双方围绕党建工作经验和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相关科研成果开展充分交流,以党建为笔,协同为墨,打造出以“酶”为特色的党建文化,并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书写了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支部先后与兄弟院校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6个、签订横向项目52项,实现了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
携手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打造政、校、行、企一体党建联盟
天津科技大学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中青年学术论坛
二、以“酶”为介 专业优势注入教育服务新动能
党支部充分发挥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优势特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铸魂、专业育人功能,建立“党支部+教研室+科研团队”一体化理论学习模式,组织党员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结合微生物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将生物酶等最新科研成果融入特色课程和教材建设,不断激活教育服务新“引擎”。“微生物学”“代谢控制发酵”“微生物学实验”三门课程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天津市级一流课程。编写的《微生物学》教材,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该教材先后被陕西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天津农学院等全国17所高等院校使用,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此外,党支部成员走进塘沽区福州道小学、北塘第一小学等担任科技副校长、科技辅导员,为千余名中小学生讲解科学知识,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
党支部书记刘逸寒为中小学生开展主题科普活动
三、以“酶”为基 科研赋能开拓创新发展新未来
党支部坚持党建科研同步推进,引领推动人才在科研攻关、技术革新上冲在前、作表率,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发挥行业创新引领作用,在生物酶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其他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总经费近7700万元,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创制1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酶制剂产品,打破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有效替代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品,切实服务天津“十项行动”中的“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利用酶催化技术高效合成食品功能因子,在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了传统食品产业向大健康食品产业升级。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省部级专利奖金奖3项。党支部所带领的团队事迹被《学习强国》《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天津新闻》《天津党建先锋》《科技日报》《天津日报》《津云》《今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刘逸寒教授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
四、以“酶”育人 创新实践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党支部依托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天津市级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构建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邀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rieh Warshel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主办应用生物技术国际会议和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际会议,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强化创新意识。连续四年举办京津冀高校微生物培养皿大赛,指导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比赛中斩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80余项,提升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与“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新时代·实践行”等建设,与天津梅江中学携手共建思政和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共同探索学生联合培养新模式。邀请天津市第四中学、紫云中学等近300名高中生来校学访,以生动有趣的小实验激发科学兴趣、播下科学种子,为未来微生物领域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rieh Warshel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
与天津市梅江中学携手共建思政和科学教育实践基地
心怀爱国情、笃定报国志、付诸强国行。展望“酶”好未来,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应用微生物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和 “头雁” 效应,依托教学科研优势,强化党建联建,做好教育服务,坚持科技创新,强化实践育人,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征程上砥砺新担当、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