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访谈】结合科研兴趣 奉献祖国需要——访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刘润生教授(一)

2021-01-19 13:24:30

结合科研兴趣  奉献祖国需要

——访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刘润生教授

刘润生 1933年9月生,河北黄骅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今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教授。1963-1966年、1979-1982年任无线电系党总支副书记、1982-1988年任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

先后在系内无线电基础、无线电发送、电磁场微波与天线、线路与系统各教研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电磁波传波、电子电路CAD、语音处理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译著和著作有:《电波传播》(合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61年 出版、《电子电路基础》(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出版 等。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2019年4月初,清华园内芳草春晖,景如绣成。一缕阳光透进清华—罗姆电子工程馆六层,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系史陈列馆仿佛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室内暖意融融。我们深怀崇敬的心情,对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刘润生教授进行了采访。因身体原因,刘老师的回答大多由其夫人周宝全老师现场整理,她是刘润生老师昔日在无8班的同学,二人伉俪情深,转眼已共同度过50余个春秋。落座后,但见刘润生老师衣着朴素,和蔼可亲。访谈随着他对青少年时期的回忆,拉开帷幕。

刘润生、周宝全伉俪

 

兴趣与汗水造就“无线电迷”

 

早在少年时代,刘润生就热爱无线电。兴趣之火的点燃还要追溯到他的小学时光,那时他的堂哥业余爱好无线电,怕他年纪小搞坏它们,不让他触碰。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刘润生悄悄涉足于此,他或按图索骥,或触类而观,奔向这片充满魔力的天地。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刘润生制作收音机、收发机,从开始上手到逐渐驾轻就熟。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无线电研究会和业余无线电小组。

出于自发的兴趣爱好,刘润生愿意为此付出辛勤的汗水。他无比痴迷,为弄明白无线电原理经常废寝忘食,还从此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曾有一次,他熬了一个通宵,早上困顿疲惫至极,竟把一碗烫粥打翻在身上,毫无觉察地睡着了。一次他参观北大返校节展览会,目睹正在展览的一台美国钢丝录音机,当时听说国内还不具备制造能力。他当即了解了其简单原理,暗下决心要自己动手制作。在河北高中(河北北京中学、河北师大前身)读高一时,刘润生开始了边学边制作过程。为了收集各种器材、工具,刘润生课余时间成了无线电旧货市场的常客,经过百余次艰苦试验后又卡在买不起昂贵的录音钢丝上,在淘到一根45分钟的旧录音钢丝后刘润生欣喜若狂。在报考大学前,亲手制作钢丝录音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53年1月17日《北京日报》登载了对刘刘润生的专访报道。钢丝录音机制成后迅速“派上用场”。伴随着预先录下悠扬的集体舞曲,同学们跳着欢快的舞步,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1956年无八班同学下工厂实习后在新水利馆前合影(前排右二:刘润生)

 

虽然刘润生痴迷于探究无线电,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但是由于阅读了很多的工科书籍,他的成绩相当优秀,并未影响高考成绩。1953年,他自己填写专业志愿,并如愿考上了向往的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无8班。

青春韶华书写清华精神

 

爱国奉献是建国初期清华精神的时代内涵,刘润生的爱国奉献正体现出那个时代的清华精神。1953年刘润生入学清华后不久,即被任命为班长,次年上大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没几天,刘润生被任命为辅导员,成为系里继陈圣信(无5班)之后的第二位辅导员,这恐怕与他在高中时代的爱国之举有关。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润生组织业余无线电小组的同学到处去收集需要维修的收音机,只有一个万用表他就用改锥凭经验尽快判断出问题所在,和同学们在课余奋战了好几个月后就将一笔“不菲”的维修款项捐献给国家购置飞机、大炮,为祖国抗美援朝贡献了力量。

“双肩挑”是清华优秀学生干部的模范标准,刘润生力争工作、学业两不误。作为辅导员,刘润生还有一些补助津贴收入,他生活简朴,除了维持必要的生活开销和购买参考书的支出外,剩余的津贴收入常用来资助家庭贫困的老同学。他将辅导员工作视为大学时代的首要重任,任劳任怨,而这项工作本身也让他在临繁处剧中得到历练。

在无线电系繁重的工作学习之余,他还选修了其他专业课程、挤出时间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在物理教教研组诸国祯老师推荐下他第一次制成超声波发生器等。

1956年,刘润生与无8班的其他13位同学一起提前两年抽调留校成为教师,他和吴国威被分到发送教研组,首项任务就是“大功率磁控管微波发生器的实验”,尽管没有学过微波课程,但他得到了电真空专业张克潜老师的热情帮助,并获得了波导测量系统和水负载系统,在边学边干中制作出磁控管脉冲微波大功率发射系统,完成任务。

1963年,刘润生担任无线电系党总支副书记,同年,成立电子线路课程改革小组。这一时期,无线电系电子线路方面的课程已悄然发生变化,刘润生与无线电系教师们把握住半导体器件的加速发展趋势。课程虽仍以电子管电路为主,但半导体器件和晶体管电路方面的内容比重已逐渐增加。他和电子线路组其他教师认识到半导体器件在音频、视频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取代电子管方面已着先鞭。1965年初,刘润生编写的以半导体器件为主的《电子器件基础》讲义油印出来并应用于教学。1966年初,由郑君里和刘润生编写的以晶体管为主的《脉冲电路》付印并应用。在系内教学和实验室老师们的努力下,无线电系的电子电路系列课程以及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在文革停课前全部完成了半导体化,在全国影响巨大。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她是刘润生老师昔日在无8班的同学。刘润生) 虽然刘润生痴迷于探究无线电。刘润生担任无线电系党总支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