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访谈】清华绵阳精神 书写无悔青春-—访清华电子工程系1975级绵阳分校校友(一)

2021-01-19 13:24:38

清华绵阳精神 书写无悔青春

—访清华电子工程系1975级绵阳分校校友

编者按:今年是1975级校友毕业40年秩年,值此校庆返校之际,我们采访了三位1975级绵阳分校校友。他们的口述历史,为我们揭开了清华绵阳分校那段尘封的往事,带我们领略了昂扬的清华绵阳精神和端正的清华绵阳学风。

~~~~~~~~~~~~~~~~~~~~~~~~~~~~~~~~~~~~~~~~~~~~~~~~~~~~~~~~~~~~~~~~~~~~~~~~~~~~~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工农兵大学生,于上世纪70年代入学和毕业。这是一个特殊时代下的特殊群体,他们是不幸的,成长在动乱年代;但他们又是幸运的,他们入学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尽管入学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知识底子薄弱,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但入学后他们勤学笃志,不甘落后,不畏艰苦,毕业后奋战在改革开放、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钦佩的人生答卷。如今,我们有幸采访到三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75级绵阳分校校友李晓明、周书信、黄道法。他们的讲述,还原了那一段难忘真实的往事。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校园

人生答卷动人心

1978年秋,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无线电系1975级雷(雷达专业)5班81名同学提前毕业(因学校搬迁),走上了工作岗位。同学们无条件服从分配,分配去向千差万别。时任雷五班班长的1975级系友黄道法回忆,当时分配回原部队的,有些被分配到总部机关、科研院校,而有些却分配到边防、海岛。一位无锡同学毕业后分配到西藏,前往拉萨报到后又辗转远赴下属的气象站,他从离开绵阳至拉萨再抵达工作地点行程18天,在艰苦缺氧的工作条件下坚守了大半辈子。”

伴随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些同学中人才辈出,成绩斐然。雷5班有5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有8人获地方省一级、国家部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还有一位藏族同学是班上唯一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男同学在部队荣立一等功者一人,女同学荣膺全国省、部级三八红旗手多人;有15人担任地方局级、部队师级干部;班上还有两位博士生导师。1975级系友李晓明所在的讯(通信专业)5班同学、1975级系友周书信所在的管(电真空器件专业)5班同学同样如此,他们或投身于国家科研项目,或奋战于重点工程领域,或就职于部委机关;他们之中,有的成了专家、骨干,有的已身居要职。

知识匮乏底子薄

入校时,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工农兵新生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知识匮乏,底子薄弱,而且参差不齐。这一点在雷5班表现最为鲜明:班上同学多来自农村、部队。农村生源大多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还有一些小学没有毕业;十三、四岁当兵的同学几年后骤然上大学,底子薄的弱点显露无遗。只有从北京无线电厂等全国各国营企业选送入读的部分高中毕业生基础相对较好。班上同学总体知识水平低,对于英语,大部分人连一个字母都不认识。讯5班与管5班也类似,大部分处在初中文化水平。

清华大学入学通知书

黄道法来自太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因从部队院校提干后推荐入学,在电工、物理等方面略有一定基础,但他在温州当地农村上小学、中学,老师讲课用地方方言,乡音浓重,所以上学时普通话说的都不标准,所学系统知识仍比较匮乏。李晓明虽然从五年制实验小学考上重点中学,但因文革期间在农村插队4年,学业断断续续,底子薄弱。周书信在17岁即参加工作,是第一颗奏响东方红乐章人造卫星半导体电路的操作工。他们三人入学清华绵阳分校都经过严格考试、推荐、选派,但毕竟学业进度受到文革影响,知识积累不足,亟需系统学习。

 

发奋勤学苦中乐

清华绵阳分校校区按照三线单位建设要求,选址偏僻,地处远郊,四面环山。隆冬清晨,寒烟湿雾,荒树杂草,周书信和同学们沿着公路健步而下。宝山塔耸峙于山峦,雄峭远近。晨跑结束,有不少同学打开手电筒,在丘陵林间背诵外语,光亮星星点点。山脚下是大片的水田,沉浸在微曦之中。初春晚上,周书信在阶梯教室自习至夜深,困顿疲乏,几乎睁不开眼。回宿舍路上,她手持电筒,与同学们牵手相伴。路旁田埂沟渠漆黑一片,唯有清风拂来,菜花飘香,为这些勤学者送来一丝慰藉。李晓明、黄道法也都回忆起,虽然学校严格规定熄灯时间,但同学们争分夺秒,废寝忘食,有灯光的宿舍走廊等处无不留下他们勤学的身影。

四川绵阳地区夏天湿热,冬天潮冷,同学们从不会因为条件艰苦而旷课,他们发着高烧也坚持学习。入冬后最为艰苦,他们穿着棉袄、棉裤、棉靴,冒着严寒上课。在校期间,几乎每个人都生过大病,身体状况普遍很差。李晓明谈到,由于营养不良,讯5班同学的肝功能指标大多居高不下,个别人还由此转成肝炎休学。周书信清楚记得,自己从入学时的120斤降到毕业时的90斤。然而,那时的同学深知分校贫穷、国家艰难,课余时间,他们时常讨论作为学子应如何增强学问、本领,如何肩负使命,他日成为社会的栋梁,尽早让国家富强起来。

虽然学习生活异常艰难,文艺活动也十分欠缺,但同学们总有以苦为乐的时候。校区内有一个露天电影场,放映一些革命题材的黑白电影《英雄儿女》、《南征北战》,同学们搬着小马扎,雨天穿着雨衣、在斜披上坐着观看,感受英雄主义气概,体会乐观主义精神,可谓苦中有甜、苦中为乐。

绵阳分校师生参加施工建设,砌墙(左),扛石头(右)

 

1975年入校时,绵阳分校田径场和足球场等尚在营建,在老师的带领下,黄道法与同学们不止一次集体出发去扛石头,分校校区的一砖一瓦都留下了师生们辛勤的汗水。校园里的大烟囱经年累月,积灰很多,烟道堵塞。学校分配给雷五班清理,时年22岁的黄道法,二话不说,带着班上四五个同学一起,钻进十几米的烟道,一桶桶掏出烟道下面积累的烟灰。清理工作异常艰辛,出来后他们个个“面目全非”。

李晓明回忆,清华传统一向重视体育锻炼,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这一传统都始终得到继承。那时,下午下课至晚饭前一小时是绵阳分校的体育锻炼时间。同学们跑步打球,生龙活虎。绵阳分校篮球队在当地实力最强,经常与绵阳地区地方和军工企业篮球队比赛,并且获胜占多。

绵阳分校学生游泳证

绵阳分校时期同学们锻炼意志品质,有助于培养良好习惯,令人日后长期受益。周书信毕业后返回北京电子管厂(电子部774厂)担任工程师。改革开放伊始,774厂选派200人去日本留学,进行人体功能测试。周书信为争取到这一机会,脱产突击学日语,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还用家里积蓄买录音机。经过三个月苦学,她实现了愿望。在工作中她更是一直与时俱进,学无暇晷。上世纪80年代她上电大自学计算机,获取计算机大专文凭。迄今周书信还坚持每天读书两小时,以适应时代变化。这些都源于绵阳分校时期苦练意志养成的习惯。  

李晓明毕业后被分配至广州电子部第七研究所从事军事通信科研工作, 1979年他考取清华无线电系通信专业研究生。重新进入清华,他又开始了忙碌的学习:在主楼上第一节课,又奔向近1公里外的化学馆上第二节。为了抢到前排座位,他骑着自行车飞快穿梭在不同教学楼之间。秋晚,老图书馆满墙爬山虎,路灯下青紫万状,银杏飘黄,倾洒一地。为了自习,他趁晚饭时分去抢占座位。入夜他走出图书馆,惊喜地发现玉粒漫天,晶莹透亮,静谧清华园中的初雪仿佛迎接他这位晚归的学子。期末,李晓明以75分高分通过了陆大䋮教授《概率论与随机过程》课程的艰难考试,他认为,之所以能顺利过关,也与绵阳分校时期锻炼出的坚强意志有关。

访谈至此,我们不禁自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群在特殊年代入学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学子一步步走出了精彩的人生道路?有人说,是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教育铸就了他们的成功;也有人说,是清华绵阳精神塑造了他们的人生。那么,绵阳分校的教育包含了什么?清华绵阳精神蕴含着什么?我们怀着好奇心,继续探索这其中的原因。

悉心育人抱真诚

清华绵阳分校高度关注入校生源知识底子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于是参考学生的入学水平,再根据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教学上,采取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策略,先补亟需的基础课程,比如首选开设电工基础、数学及外语等方面的课程。教学安排具有相当的针对性。周书信说起,老师对管5班的学生以专长划分学习小组,包括外语、电工、机械制图、微波技术等组别,同学们以优劣搭配组合,取长补短,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现象逐步得以解决。

黄道法提及,学校教材、课本的编写乃至刻印,老师们都亲力亲为。他们采用钢版刻字印刷,也有手刻蜡板后油印。他还记得,杨弃疾教授除了亲自刻印教材,电路图画得准确精致,课堂上板书极为工整,当年,绵阳分校的老师们悉心育人,同学们夯实了知识基础,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开门办学

 

李晓明认为,“班办大学”加深了师生关系。班办大学是郑君里老师提出的概念,按李晓明所撰《毕业40年 :我的清华求学路》一文中所述:“老师们分到各班,上课、辅导、实验、下厂实习,甚至政治学习都和班上同学们经常在一起。讯5班主任尹达衡老师、辅导员刘序明老师,郑君里、朱雪龙、杨行峻、姚彦、高文焕、许瑞洪、刘重隆、肖华庭、汪晓光、张福琴等老师都曾先后教过我们。他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还与我们联系紧密,那时老师们经常到学生宿舍答疑聊天,我们也偶尔到老师家里去串门。”这些老师分配至各班,直至学生毕业,上学期间一般不再更换。黄道法还忆起当年,杨弃疾教授与同学们一起学军、学农,睡在同一宿舍,睡前谈天说地、解惑释疑,对他影响很大。老师们抱诚守真,与学生无话不聊、亲密无间。

学以致用重实践

绵阳地区,电工企业、通信厂多且集中,由此清华绵阳分校可以更好地推行实践教育,发扬清华务实的传统。李晓明入校仅月余,所在讯5班就前往涪江有限通信设备厂(730厂)实习一个多月。他和同学们在老师傅带领下学习焊接等一线操作,逐渐减少焊接时的虚焊点,慢慢熟能生巧,逐渐掌握了焊接技能,对电子通信也产生了直观认识,有利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老师还指导讯5班学生承担了120路PCM数字通信终端机电源模块的制作任务,让李晓明负责电源模块两块印制电路板的排版任务,即在有限的板面上,用手工安排并走通电路图中的器件和线路。他从简单工作出发,细致认真,培养了缜密思维,锻炼了动手能力,三天三夜后,顺利完成任务。毕业后,他感受到,社会普遍反映清华学生工作能力强、适应能力强,这正是对清华教育“重实践”特点的最好诠释。

毕业后,周书信回到774厂工作。她在生产线上直接应用清华教材,还运用清华绵阳分校时真空电子方面的实操技能,引进、改进技术工艺,降低成本,成品率达百分之百。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北京松下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彩色平面直角电视机用显像管。后来她加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京东方集团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制成第一台中国自主研发的液晶显示屏。那时,所有零部件从进口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只要遇到问题,周书信就会去向清华孙伯尧老师请教咨询技术问题,孙老师就派遣研究生与工人一起研究生产线,回来对电子元器件设备实施动态检测,解决了当时电视行业的检测问题。清华绵阳分校的教育学以致用,同学们所学的知识、技能可直接用于工作需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他们入学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我们有幸采访到三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75级绵阳分校校友李晓明、周书信、黄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