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启动会在清华开幕
2025年2月24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支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2025年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举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施卫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晓冬、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徐勤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规划所副所长张尔薇和北规弘都院首咨公司城市更新二所工程师罗京明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开幕会。本次活动以“包容共享·创新赋能——北京酒仙桥创新城区城市设计”为核心,聚焦北京酒仙桥创新城区,来自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的师生代表及行业专家80余人参与,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存量更新与创新赋能的协同路径。
1-“2025年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启动仪式
【党建引领 共育人才】
启动仪式由我系边兰春教授主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城乡规划学科面临转型挑战,本次活动将为高校联合毕业设计提供新参考。我系张悦教授强调,此次活动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展现了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施卫良表示,北京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希望青年学子深入理解首都城市更新脉络。我系武廷海教授表示,作为东道主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期待通过设计实践培育新时代规划人才。
【聚焦实践 破解难题】
边兰春教授对选题进行深入介绍。课程聚焦酒仙桥地区这一北京电子工业发源地,引导学生探索"包容性更新"与"创新性赋能"的双核驱动路径。该地区面临老旧社区更新、多层级治理等挑战,亟需通过空间重构激活区域创新活力。
【专家引领 启迪思维】
在规划系党支部书记唐燕教授主持下,三位专家作专题报告:罗京明工程师系统梳理酒仙桥地区发展历程,剖析当前面临的更新挑战;徐勤政副主任提出"新人群·新业态·新治理"的规划路径;张尔薇副所长聚焦城乡结合部集体产业发展,提出五位一体实施策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晓冬院长总结指出,规划转型需要实现范式转型、技术创新和价值重构的有机统一。
此次启动会充分展现了我系党支部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首都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接下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培养新时代城乡规划领军人才。
【首钢园更新实践考察】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2025年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业设计调研活动于2月24日至3月1日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党建+专业实践"为特色,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讨、成果汇报等形式,深入探索北京城市更新实践。2月24日下午,全体师生前往首钢园开展实地调研。在党支部委员的带领下,重点考察了咪咕、三高炉、六工汇等核心功能区,深入了解工业遗产园区的转型发展历程。通过实地走访,师生们切身感受到党建引领下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
2-师生们在三高炉上远眺园区全景
3-六校全体师生在首钢园合影
【酒仙桥地段深入调研】
2月25日,调研团队赴酒仙桥地段开展实地考察。在党支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系统调研了恒通国际创新园、电子城创新产业园等重点区域,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维度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后续设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六校师生考察星地中心
5-六校师生在751:798火车头广场合影
【创新成果汇报展示】
3月1日,调研成果汇报会在王泽生厅举行。六校师生在党支部教师的指导下,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调研成果:重庆大学提出"共生混动,交互赋能"规划策略;天津大学以中医理论为线索进行空间病理诊断;东南大学团队揭示"围城"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引入"城市逆生长"创新理念;同济大学以社会时空观视角开展研究;清华大学团队提出"承文汇业、享绿畅行"优化策略。党支部书记唐燕教授主持汇报会,边兰春教授等指导教师对每组汇报进行专业点评。
6-六校师生进行场地分析的工作场景
7-六校联合汇报
此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党支部在推动教学实践、服务首都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下一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政治引领优势,为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助力培养新时代城乡规划领军人才。
参考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EzODUzMA==&mid=2650160419&idx=1&sn=9e1091de69f317897b666d7d0164d37a&chksm=f21e972ec5691e38ca52ce28e2f1ef6b0e2f7ce0296807978a80f5c9b6474ccacdb5d94612f0&scene=27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