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行”实践之“城市观察”: 探索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导学思政举措
通过润物细无声、有机巧妙的融合式教学路径设计,推动实现课堂教学与导学思政的深度对接,是帮助学生有效学好科学知识并对应建立正确思想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城市规划系党支部充分利用研究生城市设计课堂,创建“教学-思政”融合的教学新路径,探索如何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科学有机地将“思政”内容自然导入,随时随刻引导学生在学习各类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同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和价值观。以“城市观察”为特点的2024年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获评“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
(1)活动依托:城乡规划学科“设计课”建设。“设计课”是城乡规划学科教学体系中最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学生们利用整个或半个学期时间完成对一个具体城市地段的规划设计。研究生“城市设计专题”课历年选择地段常在北京之外,为同学探索和理解新的城市环境、思考设计地段的独特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等带来契机,为实现“课堂教学”与“导学思政”深度融合提供重要实验平台。
(2)地段选择:饱含家国情怀的城市场所。设计课程选择的地段和场地,可以成为蕴含着重要立德树人力量的空间载体。例如,设计课程曾经选择的“中国李庄”地段,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抗战时期特殊的文化民族精神,并因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在此开展的“中国营造学社”相关工作而与清华建筑学院师生结下不解之缘。李庄的设计实践探讨与学院党史学习重点高度契合。扎根李庄古镇,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将马克思主义与党的立场、观点与理论贯穿于设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图:规划系党支部师生开展李庄观察
(3)教学过程:推进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课程师生在宜宾李庄古镇开展红色文化考察与古镇空间设计等调研实践活动,包括参观李庄文化抗战纪念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以及古镇核心区内历史古迹等。课程组织规划系师生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与在地居民就李庄的社会经济、居住情况、就业保障等问题开展深入访谈。这在加强相关党史知识系统学习的同时,建立起同学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感受和传承百年峥嵘岁月的李庄民族精神与力量。
图:教师向同学们介绍课程与选题,师生考察和学习李庄历史
(4)思想传播:网上微学堂与及时的经验总结。支部在清华大学城市规划系公众号建立“李庄观察”微学堂,对党建与设计教学的融合工作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包括调研实践、思政教育、学生手札、设计成果、评图交流等教学过程的全呈现,并形成及时的追踪报道。通过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多方反馈与实施效果,撰写调研报告、思想心得等途径,支部梳理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方法,并注重经验成果的转化。同学们完成的《李庄观察》手札表明,教学活动实现了专业课程学习与导学思政的融合教学目标——同学们通过体会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李庄的岁月,形成了“薪火相传”的报效祖国的思想价值带动和行动激励。
图:城市规划系支部师生李庄考察手札
(5)整合党建资源:形成“师生共建-互动研讨-交流总结”的工作体系。通过科学合理设计思政教育内容,课程将党的思想体系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作业布置与教学评价等环节中。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实践考察、阅读活动、学术研讨、问题解答等活动。课程通过师生党支部之间的融合共建,建立师生强联系的同时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改善和调整活动做法。借助稳定、活跃的沟通交流渠道,教师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针对性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价值思考、理想树立等的引导,达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实现党史学习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有效行动转化。
“城市观察”推动了城市规划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升了城市规划系党建工作的及时性、转化性与实效性,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从专业教育到党史教育、价值观教育的统一。课程在完成既有教学目标、强化研究生的城市设计研究和综合设计能力的同时,通过回望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期间迁徙李庄的丰富历史,加深学生对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位先生在李庄期间的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的认识,让李庄与清华的历史联系再次焕发生机。“城市观察”发挥了规划系党支部在推动教学实践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行动中的主体意识,借助开设“李庄观察”网络微学堂,开展支部师生之间的工作交流、思想渗透与分享学习等,形成系所教育合力。
图:李庄管委会规划保护部访谈交流
图:支部学生与当地居民访谈并调研李庄糖厂
【小结】
综合上述建设案例可以看出,在“顶天立地”的强国行实践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党支部通过“强国行”工作不断服务各地城乡建设与规划治理,增强党员政治理论水平与实务能力,开创了与高校、中小学、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联合共创的新局面,通过多种渠道有效服务了地方城乡发展和基层建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