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示范引领 持续打造样板党支部

2021-12-10 11:35:18 校宣传部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现有党员55名,其中博士后党员1名,博士6名,其余为硕士研究生党员,支部注重对少数民族积极分子的培养与发展,目前已有土族、藏族、蒙古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党员14名。在青海民族大学组织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等各级组织与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支部认真开展了各项工作,并致力于打造“理论+实践”特色党支部。

一、用理论武装头脑

支部定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并聘请了民社院民族理论教研部教师韩喜玉、洪军、羊措,以及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高级讲师何积英等作为支部的理论指导顾问,多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党誓词的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等专题讲座;积极鼓励支部党员努力钻研、认真领会国家大政方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时代发展脉搏阐释理论,在《青藏高原论坛》《青海民族研究》等各类学术期刊上发文发声,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并交流发言,获得了同领域专家学者的较高评价。同时,开设支部微信公众号“竞舸”,随时发布工作动态,接受社会监督与检阅,为实现“两步走”打造特色党支部的第一步——理论层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用理论指导实践

支部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对党员的要求和考核标准,鼓励党员同志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各项实践活动,为学院各项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首先,凭借部分支部党员同志负责青海民族大学博物馆的讲解、日常管理和接待任务这一优势,支部将其作为学习和实践基地,多次组织党员参观,着力增强研究生党员热爱青海民族大学、热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意识;其次,支部书记带头参与、协助民社院各类学术会议的会务工作,积极为学院召开的各项会议提供人力支持;最后,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样板研究生党支部”名单后,支部后续将着力朝着“两步走”第二步——实践层面而努力。在本年度,支部计划继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面向全国高校举办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生论坛,并策划“竞舸杯”首届“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读书报告与田野调查报告分享会,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学生教育、理论学习的作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党员切实做到在工作、学习中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专业度更高、方向性更明确的实践性特色党支部。

三、用理论服务社会

支部拟在学校周边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现状调研,通过理论输出为基层党员讲授理论课程,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开拓支部党员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加强与各类基层党组织联合联谊,设立“党建+”“党员助力乡村振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主题观察点,长期观察调研,形成系列研究报告。目前,支部已于2021年10月17日在支部书记徐长菊同志的带领下前往互助县南门峡镇后头沟村开展了实地调研与党建活动,此次活动以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主题,实地走访和了解了整体异地搬迁乡村——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后头沟新村的发展情况。该活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了解后头沟新村党支部建设情况,并与后头沟新村党员开展主题为“党建引领学习和生产”的座谈会;二是与后头沟新村党支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实践基地”挂牌仪式。设立支部实践基地作为“乡村振兴观察点”并形成长期合作机制,鼓励支部研究生党员开展当地土司文化挖掘整理、明长城遗址考查、民间信仰调查等后续调查研究。

总之,在学校各级党组织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民社院研究生党支部在理论学习、宣传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服务社会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支部也将继续秉承“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的初心,始终保持样板党支部的先进性,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奋勇向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校宣传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现有党员55名,其中博士后党员1名,博士6名,其余为硕士研究生
    pt>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