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为桥 让乡土文化“活”在童心 —— “心手相牵•艺路同行”社会实践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5-07-17 15:10:07 杨杰

以美育为桥 让乡土文化“活”在童心

—— 美术学院“心手相牵•艺路同行”社会实践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近日,美术学院81名师生组成的“心手相牵•艺路同行”社会实践服务队,怀揣对乡土文化的热忱与传承使命,在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雷家庄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曲靖地方深厚文化底蕴,通过“课堂分层教学+课间趣味实践”双轨模式,让地方本土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实践服务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系统梳理与活化在地文化资源。他们深度挖掘曲靖“五张名片”——爨文化故乡、珠江源头、古鱼王国、红色沃土、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园的文化精髓,基于儿童认知规律和兴趣点,将抽象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体验,精心打造分层美育课程,搭建起文化传承的阶梯。

在幼儿园组,开展“彩泥塑家乡”活动,孩子们将想象力与对家乡的热爱融入彩泥,在揉捏塑形中认知曲靖独特文化符号,悄然种下热爱故土的种子。1-2年级组采用拼贴与绘画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描绘珠江源头胜景,揭开“古鱼王国”神秘面纱,艺术创作激发科学探索欲,加深对家乡地理与历史的了解。3-4年级组组织“巧手制军帽”活动,孩子们用卡纸制作军帽,在折粘中感悟红色精神力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5-6年级组开展爨体书法体验课,孩子们执笔挥毫临习“南碑瑰宝”,沉浸式体验曲靖代表性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这些课程有效激活了曲靖大地的文化基因,将地方知识融入美育实践,让传统文化成为孩子们可塑造、描绘、佩戴、书写的鲜活体验,实现知识传递与情感共鸣的双重目标。

团队还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志愿者在课间组织多样趣味互动游戏,为校园增添欢声笑语;联合艾尔眼科开设“爱眼护眼科普小课堂”,讲解科学用眼知识,引导养成良好习惯,守护“睛”彩未来。

对志愿者而言,这场实践是专业赋能乡土、践行文化使命的生动注脚。他们以“引路人”的自觉解码曲靖文脉,以“造梦者”的热忱点燃童心艺术,用专业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以行动弥合城乡美育鸿沟,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自找苦吃”的担当。正如志愿者刘娉竹同学所言,当艺术让传统文化从“冰冷文物”变为“孩子笔下的鲜活创作”,文化自信便在童真笑颜中自然生长。

这场青春与乡土的相遇,既是美育种子在乡村的扎根,更是文化根脉的代际传递:爨字的古朴、珠江的灵动、古鱼的神秘、红色的基因、花园的壮美,这些地域文化符号,借由孩子们的艺术表达获得新生。高校以专业优势架起的文化之桥,既点亮了乡村的艺术梦想,更探索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新路径。这份“双向奔赴”,不仅让曲靖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更以青春之力守护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书写着文化传承的希望篇章。

1红军帽手工制作

红军帽手工制作

2我的家乡彩泥手工课

我的家乡彩泥手工课

3爨体书法体验

爨体书法体验

4珠江源与古鱼趣味课堂

珠江源与古鱼趣味课堂



责任编辑:奠石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心手相牵•艺路同行”社会实践服务队聚焦曲靖地方深厚文化底蕴,以“分层教学+趣味实践”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