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下乡丨文史学院“乡童书韵”服务队开展“剪跃童心,绳韵巧思” 特色课堂

发布时间:2025-08-25 16:23:27

为了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快乐、在动手实践中传承文化,7月15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桃峪村,开展了一场融趣味互动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支教活动,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课堂体验。当天的特色课程围绕剪纸教学与趣味跳绳展开,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快乐,在动手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

微信图片_2025-08-25_161852_576

课堂伊始,“乡童书韵”服务队队员率先自我介绍,介绍了指导老师朱迪康、队长王柯斐及其他7位队员,并生动展现齐鲁师范学院的风光与学风。孩子们也轮流介绍自己,简单互动打破拘谨,让课堂氛围轻松融洽。

队员们结合故事与图片,为孩子们讲述临沂的红色文化与民俗——从孟良崮战役的英雄事迹,到沂蒙小调的韵味,再到桃峪村高干会议的智慧。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提问,眼中闪烁着对家乡的好奇与自豪,故土情怀在互动中悄然生根。

剪纸课上,队员们先播放剪纸动画《葫芦娃》,以熟悉角色与独特形式吸引孩子注意力。随后讲述剪纸历史:从杜甫《彭衙行》的记载到故宫坤宁宫的“囍”字剪纸,让孩子们在趣味中了解传承脉络。现场示范中,普通彩纸转眼变精巧作品,引得阵阵惊叹。

微信图片_2025-08-25_161903_973

队员组织分组跳绳,单摇、双摇、八字大绳同步进行。孩子们精神饱满、动作规范,计时比赛中踊跃争先,氛围热烈。活动既丰富课余生活,又锻炼协调性与团队协作,实现知识学习与体能锻炼的结合。

微信图片_2025-08-25_161911_251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对运动的热忱,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基层支教的价值所在。未来,“乡童书韵”服务队将继续深耕乡村教育,把更多趣味与知识结合的课程带到乡村,用实际行动守护孩子们的成长,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土壤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与“乡童书韵”三下乡首日活动,满是触动。自我介绍时,孩子们清澈目光里的期待,让我决心好好传递温暖。游戏环节,见证他们从拘谨到雀跃,互动消弭陌生,笑声点亮小院。这一天,是和童真、文化传承的相遇,双向奔赴里,我被孩子纯粹治愈,盼往后以文化为舟,载热爱远航,给乡村孩子更多美好。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王柯斐

“乡童书韵”三下乡首日,孩子们自我介绍时怯生生又带期待的眼神,还有数不清的问题,让我忽然懂了此行意义——不只是传知识,更是回应纯粹的信任。游戏里,他们从攥衣角的拘谨到追逐嬉闹的雀跃,陌生感在笑声中消散。这一天被童真治愈,收到用心写的卡片时满心欢喜,孩子们用直白的欢喜温暖着我。我悄悄盼着,借文化微光陪他们走得再远些,让更多美好住进童年。

——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 石志煊

责任编辑:桑慧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15日,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乡童书韵”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桃峪村,开展了一场融趣味互动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支教活动。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