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西部之约,用实干担当写奋斗答卷——药学院刘岩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事迹
白衣执甲赴西域,青春无悔护安康。从黄海之滨到天山南麓,从齐鲁医药学院的课堂到基层医院的药房,一群群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们怀揣着“守护边疆群众健康”的初心,在不同岗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用专业与热忱为各族群众筑起健康防线,成为西部医疗帮扶队伍中一道亮眼的青春风景,药学院优秀毕业生刘岩就是其中之一。
刘岩,2024届药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2024年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至今仍在服务期。她于2025年7月被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2024-2025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在决定奔赴西部之前,刘岩的“志愿故事”早已在一次次社会实践经历中悄然铺写,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位扎根西部的年轻人,用大学校园时光践行志愿精神,为后来的西部之约筑牢了初心根基。
2024年,刘岩毅然放弃了家乡医院的就业机会,报名参加西部计划,主动请缨前往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初到和硕县人民医院时,语言沟通不畅是首个“拦路虎”,当地部分老年患者习惯用蒙古语、维吾尔语交流,专业术语的翻译时常滞后,为打破沟通壁垒,刘岩利用休息时间跟着科室前辈学习维吾尔族、蒙古族常用医疗对话语音,不到三个月,她就能基本独立与各族患者沟通,快速成了患者信任的“小药师”。日复一日,她埋首于密密麻麻的处方之间,逐字核对诊断名称、审慎核查药品配伍禁忌、查验医师签名。每一页纸背后,都牵连着一个个热爱生活的患者,她小心谨慎地挑起这份担子,不敢有丝毫轻怠。夕阳沉落时,她时常靠窗而立,凝望着远处悬浮的落日,思考这项工作以及西部计划的意义。
周末清晨的乡村义诊,是刘岩工作的常态。她和团队成员不仅为老人提供血压测量、健康评估等基础医疗服务,更创新采用“三个一”口诀等通俗的方式,普及医疗健康知识,让医疗常识变得易懂好记。刘岩始终秉持耐心与温情,手把手教老人做降压操,她用专业与真诚打破医患间的距离感。这种“有温度的医疗”,正是基层医疗服务中最珍贵的内核,它不仅改善了老人的健康状况,更温暖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让老年群体切实体会到医疗服务的民生温度。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刘岩曾在毕业典礼上掷地有声的誓言,并非她一时的热血宣言,而是转化为日复一日扎根基层的实际行动。彼时声音如炬,今日再看,这誓言的光芒早已被敲打进繁琐的日常,浸染在细小的关怀中,融化在老人紧握她手掌的体温里。
在这片辽阔而沉默的土地上,她像一粒星辰,微小却执着发光。在埋首于病案堆的日日夜夜,在风沙中跋涉的每道足迹间,她将“健康”二字化作患者们舒展的眉梢与安心的笑靥。或许此刻她已领悟这份工作的真谛与参加西部计划的意义,让马兰花畔的生命脉搏在边疆辽阔的天地间更从容地律动,这,才是真正闪耀在戈壁滩上的星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