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学谋创新 思政铸魂育新人——党支部2025春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求,3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支部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聚焦“专题教学提质增效”与“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双线任务,通过“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模式,着力构建“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新范式。
本次备课会锚定“三全育人”总目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教学设计的具体实践。陈欣同志与张超同志系统解析了第八专题《社会历史中的“上帝”之手》、第九专题《探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总体框架设计,创新性构建“历史镜像—理论透视—现实观照”三维教学模型。特别以“奥古斯丁神学目的论”与视频《“剥削”的秘密》作为导入案例,通过“案例对比法”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现实解释力。与会党员教师一致认为,专题设计需紧扣“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将育人元素有机嵌入理论阐释中。通过“毛泽东与梁漱溟会谈”等红色案例,构建“历史情境还原—理论逻辑推演—当代价值映射”教学链,实现思政元素“盐溶于水”。同时,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对一些知识点,如“货币的职能”等设计探究式任务,提升课堂参与度。

集体备课会
历经数小时热烈讨论,集备会明确了专题教学改进方向:一是强化专题内部逻辑连贯性,以“问题链”串联知识点,实现从理论阐释到价值升华的自然过渡;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设计提升课堂参与感;三是注重教学资源的动态更新,结合理论热点与社会现实,增强理论说服力。思政课教师既是理论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唯有深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此次备课会还邀请了校教学督导组老师参加,积极征求专业意见,这既是教学经验的交流平台,也是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动员会。与会党员教师纷纷表示,将充分吸收集体智慧,进一步打磨课件细节,推动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向“育人体系”转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