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开展“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与思政课堂革命”大讨论

2021-01-18 19:18:52

为落实学校“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升级大讨论”的工作部署,聚焦提升思政课程铸魂育人实效,深入推进我院“改革创新、课堂革命”大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在5月16日上午举行了“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与思政课堂革命”的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教研室主任黄丽珊副教授主持,教师们围绕“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

李建华副院长首先重申了学校召开的“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讨论工作部署会”的要求及工作部署,对学院“思政课课堂革命”大讨论的具体要求作了说明。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过去几年,我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经验,如“8秒正能量”、“五彩石志愿活动”等品牌活动得到各方面的肯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离“金课”还有较大距离。学院提出“思政课堂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动员全体教师认真梳理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打造一批思政课“金课”,培养一批思政课“名师”,努力使思政课教学质量有全面提升。接着,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李建华认真分析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从教学计划执行、课前“五备”、通过课程作业进行科学思维训练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李辽宁老师认为,“备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需要,还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李辽宁介绍了他的教学经验:每堂课后都让学生写学习小结和课后思考,利用下次课课前10分钟让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以此促进学生深度自主学习。

文行伟老师提出一方面要发挥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组织学生兴趣小组、读书会等方式来带动学生投入学习,打破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李燕红、李琰等老师提出,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兴趣特点进行备课和教学,小班化讨论的题目、内容、组织方式都需有针对性地设置,切实发挥讨论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作用,课前的学生“时事报告”也是促进学生关注时事、关心政治的一种好方式。

老师们还提出,鼓励学生关注时事、网络热点问题等,指导学生尝试“时评”写作,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为引导网络舆论贡献正能量。建议开展连续性的四川大学大学生思想状况大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为开展“课堂革命”提供依据。

黄丽珊主任对研讨会做了总结,指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备教材不充分,重点难点问题的回答说服力不够,学科理论成果在教学中运用不充分,话语表达方式创新不够;二是备学生不充分,对学生的需要和学习动机、已有知识储备、接受心理特点等了解不够,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三是备教法不充分,尽管在小班化讨论、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探究式”的“探究”做得不够,智慧教室、慕课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不充分、不丰富,存在有的教师面对日益先进的教学设施却感到难以适应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黄丽珊提出教师要转换观念、勇于突破和超越,在不断改革中提升自我、提高教学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落实课堂革命的具体措施,把教研室工作重点放在“五备四讲”上,强化集体备课,开展跨校、跨地区集体备课和交流等,促进教学能力提升。二是要加强教师培训,重点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培养指导,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等展示活动,建立“示范课”、“观摩课”,培养“名师”、“名课”。三是加强教学改革研究,每位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都要参与教改研究项目,参与到慕课建设、教材建设、题库建设、课程平台建设中来。四是总结近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打造新的实践教学品牌和教学成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以及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思政课课堂革命。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课前的学生。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