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集

2023-08-30 18:40:43

【案例1】符骞-四川大学行知协会暑期支教团

青年有为助强国,不负青春担使命

——支教活动团队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团队名称:四川大学行知协会暑期支教团

团队队长:2021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符骞

团队成员:李源源、周婉悦、雷镪、刘巧、郑昊东、王伟、李翊萱、李俊娴、冯琰、李新星、陈思祺、丁然

指导老师:段化鞠

 

2023年71225日四川大学行知协会暑期支教团在队长符骞的带领下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底堡乡龙沱村开展为期13天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支教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李源源、周婉悦、雷镪、刘巧、郑昊东、王伟、李翊萱、李俊娴、冯琰、李新星、陈思祺、丁然等12名成员分别来自四川大学10个学院,在为期13天的支教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授课、家访、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图片1.png

 

7月12日支教团成员于支教居住地合影留念

支教团成员针对本次支教活动安排了授课、家访、调研等行程。课程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手工、体育等,并每日进行家访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和学业情况。支教期间,支教团队长组织每日例会,总结当天授课经验并对第二天授课及家访等行程进行协调和安排。

 


图片2.png

 


支教团成员进行家访

 

通过此次支教,队员们经历锻炼成长,深刻理解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队长符骞说“十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能带给他们的很少,但是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如果我们能对其中一部分孩子起到一点引导作用,为他们点亮一盏小小的、微弱的灯,那这次支教之旅便是值得的。”


【案例2】毛梦鑫-“逐梦党的二十大 青年共建幸福巷”实践团

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

团队名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逐梦党的二十大 青年共建幸福巷”实践团

团队队长:毛梦鑫

团队成员:蔡礼琳、曾禹钦、肖赛雅、李姊樨、张漪淋

指导老师:吴敏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大学“青年共建幸福巷”实践队2023年7月21日至23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六广门社区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后受邀观山湖社区参加观山湖区青年创益大赛,于8月15日在会泽社区继续开展实践活动。

7月21号,实践在六广门社区会议室开展了党的二十大专题“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宣讲会。蔡礼琳同学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并组织党的二十大知识问题竞赛。宣讲会后半段,实践团成员进行了学习经验分享,为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答疑解惑。

7月22号,实践团在六广门社区阅览室举办了阅读分享会,带领社区少年儿童阅读红色故事并交流阅读感想。实践团成员肖赛雅特别讲述了“最美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先进事迹,激励在场的少年儿童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

7月23号,实践团在六广门社区活动室举办了趣味绘画活动带领社区小朋友们运用多彩的颜料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大美中国。

来自“二十大精神照明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蔡礼琳同学有感:第一次参与策划这种类型的活动,我感到很高兴的同时也有一些紧张。回到家乡,走进社区,面对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把我自己的所学所悟传递给大家,这让我充满了自豪感。尤其是有趣的共同绘画活动,让我们打破了传统的互动框架,沉浸地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倾注于笔尖。总的来说,在这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和学习到了很多,度过了很有意义的时光。

固根本者,华实必茂。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走入基层,走进社区,在宣传活动中切实感受祖国发展变化,在生动实践中升华爱国情怀。

图片3.png

 

图:实践团成员与现场参与者合影

图片4.png

 

图:社区儿童通过绘画展示心中的大美中国


【案例3】毛梦鑫-“逐梦党的二十大 青年共建幸福巷”实践团

四川大学“白马踏新泥”筑梦实践团

(校级重点团队)

团队名称:四川大学“白马踏新泥”筑梦实践团

团队队长: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庞聪燕

团队成员:赵飞跃、余梦洁、余建慧毛一伟、李小文、李嘉鸿、先进、陈静涛、徐天睿

指导老师:罗俊梅

 

为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816日至18我院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庞聪燕、赵飞跃、余梦洁、余建慧毛一伟、李小文、李嘉鸿、先进、陈静涛、徐天睿组成四川大学白马踏新泥筑梦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罗俊梅的带领下前往达州市宣汉县白马镇,通过参观访问花田间国际乡村创客基地、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志愿团联动交流、开展入户问卷调查、进行多主体深度访谈、组织乡村文化振兴宣讲等活动扎实开展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逐梦共富路专项活动实践团从产业融合功能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吸附功能助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传播功能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改善功能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组织吸纳功能助推乡村组织振兴等方面多维探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探索乡村振兴建设之路切身感知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成效与深刻影响团队实践情况和成果特色显著亮点突出先后受到中国青年网四川大学团委多家校内外媒体宣传报道

 

图片5.png

8月17日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志愿者合影留念

图片6.png


图:817在毕城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宣讲


【案例4】司帆-松州路迢暑假实践团队

松州路迢暑假实践团队

团队名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松州路迢暑假实践团队

团队队长: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 司帆

团队成员:李剑丞,邓舒月,向松敏,伍卓琳,杨小萱,高宇飞,党文昕

指导老师:刘正芳

 

为深入学习贯彻长征精神,了解红军长征对民族团结的促进作用,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松州路迢暑假实践团队于89日前往了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进行调研并组织活动。

在调研方面,团队联系到当地的光荣之家进行了专访,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当地红色文化的实际传播状况。此外,团队还进行了民俗文化调研,不仅联系了松潘土琵琶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回族的兰凤英老师进行专访,还深入了解了当地藏族的服饰、饮食和宗教等文化。

在教育方面,团队一方面通过开展知识竞答和制作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手抄报等活动来宣传红色文化。另一方面开展汉服文化讲解和剪纸等汉文化体验活动,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此外,团队也开展了许多科普与美育相关活动并制作了一部微型纪录片,讲述松潘的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在蔚蓝的天空下想象着刺骨的寒风泥泞的草地。幸而,有那手举鲜花的战士,我们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把这份感动传递给孩子们,孩子们带走了斑驳的故事,留下了感恩的泪水。这或许就是暑假实践的意义,一批又一批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大学生踏上陌生的土地,在某一个角落铭记历史,延续感动,传递美好

 

图片7.png

 

1 采访传承人兰凤英老师

截屏2023-08-30 18.24.29.png

 

2 阳光下的我们与纪念碑

 

图片9.png


3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影


【案例5】张子涵-“延路向川”暑期社会实践团

“延路向川”暑期社会实践团

团队名称:“延路向川”暑期社会实践团

团队负责人:2022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张子涵

团队成员:张若旭、甘婉琳、强佳艺、李晓颖、成逸凡、吉耀东、王义杰

指导老师:鲁力

图片11.png

 

8月13日赴文安驿古镇合影留念

图片12.png

 

梁家河知青旧居                                                  

2023813日至14日,“延路向川”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围绕县镇建设、产业转型、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红色文化振兴等方面开展调研,探索现代化县镇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对延川县文安驿镇进行实地调研,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角,明晰延川县文安驿镇的发展现状,评估当地发展情况,设计调研问卷,针对调研中的问题进行访谈,引发对城乡发展走向的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好多党员干部都到梁家河村来参观学习。”

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收获颇丰,并深刻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一方面了解到延川县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也锻炼、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更好地把我们在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屈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暑期——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