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引导人文学院同学培养良好审美情趣,提升文化自信,3月24日下午,人文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与人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举办“聆丝海新语,寻深圳印记”主题党日,带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共30余人,前往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参加“海溟溟”开幕论坛并参观艺术作品展,学习了解梁绍基先生的艺术与哲学思考,深刻感受其作品展现的深圳地缘性文化。
论坛上,梁绍基先生与各位嘉宾围绕艺术创作中材料的特质及其自带的话题与语境展开讨论,探索材料是如何成为哲学思辨的容器,完成由“器”至“道”的转变。梁绍基先生还分享了自己与“蚕”结缘的故事,以自身不懈创作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发扬实干精神,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学习和深耕,早日实现自身价值。在聆听梁先生发言的过程中,同学们领略了其非凡的艺术实验精神以及其对生命、自然不懈探索的品质,同时也感慨其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魄力。
随后,同学们前往艺术中心二楼参观“海溟溟”艺术作品展。梁绍基先生的作品以蚕丝为媒介,开创了运用活体纤维进行编织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展厅独特的光影设计,更凸显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在场同学都被其带来的视觉冲击所深深吸引。同时作品还突出表现深圳历史风貌,向大众传递全球化背景下深圳海洋城市的语境与信息,展现了哲学与科学、历史与当下的碰撞。梁绍基先生独特的观察视角、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丰富的创造力,无不令人赞叹。
观展结束后,大家都意犹未尽,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受。
党员何欣雨说到,梁绍基先生在作品中创新性运用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高科技与艺术之美相结合,这启示我们也应当尝试探索多学科融合发展,不断拓宽人文学科的发展边界。
发展对象严冰姿感慨于艺术家的创作热情,称梁绍基先生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使她倍受鼓舞。她赞叹梁先生能从“蚕”中感悟到生命的张力,并表示我们也应当像蚕一样有韧性、有生命力,如此方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同学们一致表示,今后要更加重视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不忘科学素养的提高,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做文化传承坚定的宣传者、推动者、践行者。
本次“聆丝海新语,寻深圳印记”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