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家精准指导 课程思政‘盐’入专业——治安系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深化育人内涵

发布时间:2025-07-01 16:07:07

深入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的新路径4月23日,治安系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六位参赛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与教学模式创新展开精彩讲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红艳副院长担任点评专家。

六位教师同台竞技 思政元素创新融入大赛中,谢瑜、梁烨曹兴华等六位教师分别结合《治安学》《安全技术防范》《涉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与涉藏警务》等课程,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思政融入实践。谢瑜老师以“枫桥经验”为切入点,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梁烨老师则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防理念,将安防思维与科技伦理教育有机融合;曹兴华老师通过剖析民族地区的文化习惯与法治思维的冲突与契合点,启发学生思考执法公正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点。参赛教师们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案例研讨、角色扮演、虚拟仿真等多元化手段,将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传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

创新大赛2

梁烨《安全技术防范》

创新大赛3

曹兴华《涉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与涉藏警务》

专家精准点评 指明改进方向李红艳副院长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的创新实践。她指出,课程思政建设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精准滴灌”,思政元素需与专业知识点深度契合,避免“两张皮”现象;二是“与时俱进”,善用社会热点、时事政策增强教学时代性;三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互动式、沉浸式设计激发青年学共鸣。同时,她针对部分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如讲授内容最好以小见大,避免标题过大讲授不深的问题;思政元素要丝滑融入专业知识,避免过于生硬“用力过猛”以及互动问题要体现高阶性等。李院长强调:“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思政’,而是要像‘盐溶于水’般实现无形浸润,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新大赛1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红艳副院长进行点评

以赛促教提质效育人初心再深化此次大赛不仅为教师搭建了教学交流平台,更推动了治安系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化升级。参赛教师纷纷表示,专家的指导帮助他们厘清了“融什么”“怎么融”的核心问题。青年教师刘晗感慨:“李院长提出的‘问题链式’教学设计思路,让我对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大型活动安全保卫》课程有了新方向。”

治安系主任李克建总结道:“我们将持续深化‘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改革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建立思政案例库、开展教学能力工作坊等举措,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从“物理结合”向“化学反应”转变,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创新大赛4

治安系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




责任编辑:郎东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治安系成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深化育人内涵,深入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的新路径。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