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引领展风采,技能竞赛促成长—— 信息工程系师生竞赛成果斐然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 月,信息工程系师生在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多项高职组技能大赛中表现亮眼。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众多学生踊跃参赛,于激烈竞争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此次佳绩不仅彰显了学生扎实的专业能力,更体现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服务产业”的办学特色,也为川渝地区培养“能实战、敢创新”的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竞赛赋能人才培养:信息工程系紧密围绕川渝双城经济圈数智化发展需求,将工业互联网、嵌入式开发等区域重点产业技术融入赛训体系,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产业问题的过程中,快速掌握前沿技术,实现“课堂—赛场—职场”的无缝衔接。
双师型教师引领创新:在各项赛事备赛期间,信息工程系的教师们展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素养。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比赛,苏宏锋老师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备赛计划。他深入研究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任务分工;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比赛中,张强老师带领学生全面梳理工业互联网系统设计规划、网络架构搭建等专业核心技能知识体系。他收集大量实际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除了苏宏锋老师和张强老师,闫晓茹老师、郎川萍老师、史宏宇老师、罗莉老师、唐国强老师、杨仁怀老师、张丽霞老师等众多教师,同样在各自负责的赛事备赛中付出了诸多心血。他们常常与学生一同扎根实训室,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遇到难题时,老师们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创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索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老师们还会与学生并肩作战,一起查阅资料、研究对策,最终成功攻克难关,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以赛促学强技能:这些比赛充分发挥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积极作用。赛后,学生们感慨比赛让他们意识到了扎实的理论和反复的实践缺一不可,而且在比赛的压力和挑战下,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品质为培养“工匠精神”奠定了基础,正是信息工程系践行“实践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
实践育人育匠心:从教学角度来看,以赛促教推动了各专业的教学改革。教师在备赛过程中,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在软件测试比赛备赛时,教师发现学生对实际项目中的测试流程和工具应用不够熟练,于是在后续教学中增加了更多实际项目案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这使得教学更加贴近产业实际需求,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创新、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这一系列竞赛成果,深刻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方针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信息工程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培养出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