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召开第十三届康巴文化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10-14 15:45:55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于10月11日举办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第十三届康巴文化研讨会。来自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州文化机构、媒体代表和校内师生齐聚一堂,展开跨学科、多层次的深度对话。

0c9b7e44-ccb5-48fe-8fc9-4c51171910a2


会上,汇聚了十余位知名学者,涵盖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西藏大学罗布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视域下谈藏族历史”为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反观藏族历史,提出从考古发掘材料反映的远古历史,揭示出历朝中央政府对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区事务的经营和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明确其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南开大学意西微萨·阿错教授以“汉语历史文献中“若水”“沫水”的古藏语来源——及康巴地区藏语地名历史汉译中的特殊语音对应现象”为题,以“塔公、打箭炉、雅砻江”等为例,揭示了汉藏双语在历史中交往交流交融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周润年教授通过分析明清时期藏文档案,探讨了历史上中央与地方治理的互动逻辑,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依据。四川大学徐君教授则基于对松潘县的田野调查,从社会资本视角阐释了旅游业在促进民族交往与团结中的现实机制。此外,西藏民族大学孙琥瑭教授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重维度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体系,中央民族大学增宝当周教授聚焦汉藏典籍互译、分析了其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与认同建构中的桥梁作用,云南民族大学阿错教授则通过对“谐巴”等口传文学的研究、展现了民间文化在民族交融过程中的生动实践。

9b0a1dc2-3ba1-4301-b8aa-989e22b2f941

          在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个平行论坛中,与会专家围绕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发展方向、课程体系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了多项共识,为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与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清晰思路

责任编辑:次仁翁姆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举办主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第十三届康巴文化研讨会。
    热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