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技小院”助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链”助力永续脱贫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0-10-13 10:29:37

一、基本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杂居区,现有彝族人口267.3万,占总人口的51.9%。凉山州有11 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全省国家贫困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的30.56%、占全省深度贫困县总数的24.44%,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幅员面积4.16 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8.9%, 50.99 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总数的69%,贫困发生率22%,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呈现出显著的深度贫困特征,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先进实用型科技成果供给不足,贫困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高水平科研技术人员和科研平台缺乏是制约其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

作为四川的农业高校,四川农业大学牢记强农兴农的使命,勇担扶贫重任。为充分发挥学校农业学科、人才、科技和平台优势,突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全力助推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学校探索建立了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农发院”)为主体的高校科技扶贫体系,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创新建立了“科技小院”等多种农技推广模式,构建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产业扶贫链”,科技助推我省凉山州等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致力贫困地区永续脱贫。

二、实施进展

1.深入一线摸情况,科学分析精准扶规

为摸清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方案,学校组织专家对秦巴片区、乌蒙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的资源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研。经过实地调研、考察和论证,结合实际,学校制定了《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提出“精准扶规、精准扶智、精准扶产、精准扶技”四大精准扶贫措施,明确了科技扶贫7项主要任务,细化了对口帮扶15项重点工作,并设立了科技扶贫专项经费200万元/年。分门别类形成了“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区)的贫困档案,并组织专家科学分析贫困原因,深入研究扶贫办法,全力助推脱贫致富。

为力求让各种“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见效,川农人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摸情况。如在凉山州雷波县,这里的帕哈乡、杉树堡乡、箐口乡、马湖乡、千万贯乡、八寨乡、松树乡、黄琅镇等10多个乡镇都留下了川农人的足迹,哪座山适合种药材,哪片林适宜养羊,哪块地适合种蔬菜,川农人不仅做到心中有谱,而且还做到了脚下有路。先后为雷波制定《优势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仿野生天麻生态种植可行报告》等产业发展和扶贫规划报告。

2.“科技小院”传技术,高山峡谷点亮科技之光

针对凉山州等贫困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和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学校创新农技推广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对接政府为保障,对接高校做技术支撑,探索建立了“科技小院”、“专家大院”等多模式农技推广模式,实现科技扶贫“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如在凉山州的布拖县,建立了“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以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特困山区产业扶贫为关键抓手,搭建集成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平台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长期入驻方式,及时发现、解决生产问题,实现为贫困户服务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的目标,平台功能涵盖了马铃薯种薯繁育与生产、科技研发与创新、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与服务、科技人才培养等各环节,形成了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发创新+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的有效闭合,切实打通了科技服务农户与精准脱贫的“最后一公里”。小院建立了科技成果核心示范+推广应用+辐射带动的联动模式,在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标准样板,逐步将科学高效生产技术、方法推广到特木里镇、补尔乡、美撒乡等布拖县各乡镇,形成布拖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新样板。同时,服务马铃薯产业从布拖县辐射到乌蒙山区凉山州昭觉县、喜德县、美姑县、甘洛县,秦巴山区巴中市通江县等地。仅2019年就开展集中培训50场次、现场技术指导500余次,提供马铃薯等作物栽培手册2000余份,培养科技示范户20余户,农技人员120人,本土人才950人,指导建立基地5个,引进新品种7个、新技术1项,新模式1套,与马铃薯企业合作申报获得产业项目2项。以服务的通江县空山镇青龙村为例,通过直接对口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现已实现带动每户规范种植优质马铃薯3亩以上,并使得每户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0元以上,实现了脱贫,并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村30户增产增收。

3.“产业扶贫链”强产业,科技照亮脱贫致富之路

产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的根本途径。学校坚持用科技带动产业发展,科学开发贫困地区资源。构建了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覆盖“扶贫产业链”,加快成果推广转化,培育特色优势农业品牌,带动贫困地区不同乡镇找准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形成“一村或数村一果、一乡或数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在雷波县,就组建了由杨文钰和朱庆两位教授牵头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专家团队,为雷波提供了一系列科技成果支撑,支撑发展了“玉-豆-草-羊”种养循环农业和高山蔬菜等特色产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产前和产中通过“科技小院”等模式手把手传授技术,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掌握“渔”的技能;在产后,学校进一步组建团队,借助依托于学校的成都川农牛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构建供需对接、市场驱动的消费扶贫模式,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把“鱼”卖到有需求的地方,建立起生产-流通-消费-生产这样循环不息的产业供需链条。采用线上 “川农牛e购”,线下“川农牛鲜生体验店”,重构人、货、场,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截至目前,平台已覆盖包括雷波县、盐源县、汶川县、泸定县、道孚县等在内的10余个贫困县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除川农牛e购平台外,还对口拓展了包括盒马鲜生西南区域、高端商超山姆会员店,华润ole超市、谊品生鲜、青清源门店、成都小区人社群社团及物业等。创造直接经济价值200余万元,帮助解决当地劳动力50余人。

三、主要特点

1.精准施策,做好顶层设计

找准致贫原因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核心。为找准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学校组织大量专家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同时,充分发挥我校的人才和智力优势,根据贫困区县的地理、人文和资源优势,制订扶贫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出“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有效指导地方脱贫攻坚。如在凉山州的雷波县,学校组织骨干专家学者,会同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相关企业、贫困户等,以规划为先导,找准切入口,有效指导雷波县脱贫攻坚。先后为雷波制定多个产业发展和扶贫规划报告。其中《特色产种植业规划》的编制,就由学校杨文钰教授任组长,农发院副院长、中药材专家田孟良任副组长,汇集了水果产业专家汪志辉教授、茶叶产业专家唐茜教授,蔬菜产业专家郑阳霞副教授、核桃产业专家肖千文教授、花椒产业专家叶萌教授、农产品加工专家秦文教授、经济管理曹正勇教授等精英。通过规划的编制,不仅确定了帮扶工作的方向和措施,也增加了对雷波县实际情况的了解,为帮扶打下了实践基础。

2.扎根基层稳定输出,构建长效科技服务机制

为及时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保障农业科技长期持续输出,学校通过在当地建立“科技小院”,派驻科技挂职干部和科技特派员等形式,建立完善长效科技服务机制。如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师生长期坚持上山下乡走基层,彰显三农情怀,使命担当。2019年团队50余名师生先后前往布拖县开展扶贫工作29次,累计服务时长400余天,收集保护当地传统优良品种资源、形成“乌洋芋”等资源生产调研报告、马铃薯雾培大棚日常管理手册、马铃薯根结线虫防治建议、布拖县马铃薯晚疫病无人机统防统治建议书等书面文件和意见20余篇,在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布拖县美撒乡、补尔乡等地开展集中技术培训12次,现场技术指导13次,生产调研6次,总计培养马铃薯本土人才300余人次,指导建立凉山州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火把圣地生态农业公司等马铃薯产业合作基地。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指导了学农大学生联合实践,科技教育服务布拖,引领和支持四川农业大学35名学农大学生开展了“薯遇布拖”社会实践活动、“问学启智,修德远航”支教活动等联合实践活动,在布拖县山水田间、小学校开展志智双帮扶,开展科技培训、科普活动、健康培训等,反响强烈、成效显著,受到政府领导、驻村书记等多方面肯定。

3.“四扶”融合,建立自身“造血”机制

以贫困地区的科技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技术难题为重点,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抓手,以校地、校企合作为载体,学校实现了对我省88个贫困县(区)的全覆盖。2018年,面向45个深度贫困县制定《四川农业大学深度贫困县整体扶贫方案》,提出“精准扶规、精准扶智、精准扶产、精准扶技”四大精准扶贫措施,从产前、产中、产后为贫困地区提供链条式全覆盖的一系列科技和人才支撑,举全校之力服务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如在对口帮扶的雷波县,指导建立专业合作社5个,专家大院1个,专家工作站3个,生产示范基地10多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余项(次),有效帮扶雷波莼菜、茶叶、山药等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核心示范区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其中,蔬菜专家郑阳霞教授有效解决了雷波县莼菜濒临灭绝的危机,促进了当地蔬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新发展莼菜种植面积200亩,山葵300余亩,紫山药50余亩,其中莼菜平均亩产值达1万元以上,紫山药亩产值更可达2万元以上。谷堆乡山葵还远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2019年凉山绿野山葵有限公司山葵出口额达到66万元人民币。在布拖县,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的博士研究生彭洁创办的“成都千盛惠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体企业,全程陪伴式地帮助农户种出优质高产、市场价格高的紫色马铃薯,同时,通过自主打造并形成了“紫色马铃薯”品牌,构建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并成功打开外贸出口渠道,签订1500万元的稳定销售订单。

四、成效经验

我校首先通过找准致贫原因,精准规划,开出“治贫方”、“脱贫方”、“致富方”,有效指导地方脱贫攻坚。其次将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因地施策,结合地方和“产业扶贫链”关键环节需求,差异化组织专家深入一线,从产前、产中、产后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通过建立“科技小院”等方式,扎根基层,在贫困地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提升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整体科技水平,用科技引领地方产业发展,有力助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

2019年,我校对口帮扶的凉山州雷波县已高质量脱贫摘帽。我校也先后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服务型党组织”、“四川十大扶贫爱心组织”、 全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2019年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定点扶贫先进省直部门(单位)”等荣誉称号,相关扶贫案例入选四川省委组织部主编的《“绣花”功夫四川脱贫攻坚案例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和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等;我校扶贫干部葛飞荣获“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贫助困好青年”,田孟良、严泽生等多位专家荣获“科技部优秀科技特派员”、“四川扶贫十大好人”等荣誉称号。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基础,我校将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工作重点,按照我校《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和《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总体方案》,举全校之力助力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是脱贫不脱钩,继续打造特色扶贫产业。学校将围绕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精神,提前谋划“产业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以“实施新项目、编制新规划、投入新资金、实践新模式”为抓手,加大科技人才和成果投入,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力做好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

二是拓展“科技小院”等农技推广模式,加快成果落地转化。总结现有“科技小院”建设经验,进一步在我省贫困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加强“科技小院”建设,打通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我省农业科技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继续完善“产业扶贫链”建设,保障永续脱贫。充分发挥我校人才、科技和资源优势,从技术支撑、成果支撑、项目支撑,到打通销售渠道和打造特色品牌,提供全覆盖式帮扶,切实保障扶贫产业有活力,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真正实现永续脱贫。


责任编辑:张函萁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学校探索建立了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主体的高校科技扶贫体系,创新建立了“科技小院”等多种农技推广模式,构建“产业扶贫链”。
    热度榜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