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融合,非遗传承”四川省龙狮运动协会、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与我院洽谈校地合作及课题研究事宜
2025年6月25日,四川省龙狮运动协会、泸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与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成龙校区举行校地合作洽谈会,三方围绕龙狮、龙舟等非遗项目的活化传承与体旅融合展开深度研讨,共绘非遗文化与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四川省龙狮运动协会会长薛源、副会长唐其鸿、泸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冯秋兰,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张韧仁、副院长李佩聪,副院长、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成伟,省文旅厅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廖恒,龙舟队教练喻雪莲、部分党员师生代表,以及泸县教育和体育局青少年体育股股长黄晓冬、泸县文化馆馆长冯广、泸县雨坛彩龙演艺公司执行经理王笃才出席会议。

会上,杨成伟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冯秋兰局长以“中国龙文化之乡”的历史文脉为脉络,重点推介了国家级非遗“泸县龙舞”、千年龙桥群、龙雕艺术三大文化名片,提出通过校地联动推动非遗资源向文旅产业价值转化。薛源教授展示了团队在技艺传承、赛事竞技及文化推广中的实践成果;廖恒教授则聚焦“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解析实验室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张韧仁院长从战略高度阐释合作愿景,强调将重点推进四大方向:一是以“非遗活化+创意赋能”推动龙狮运动现代化表达,促进传统文化与年轻群体深度连接;二是整合高校智库资源与地方文化禀赋,服务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三是构建“赛事育人”体系,以体验赛、展演赛、竞技赛多层次活动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四是创新非遗节庆开发模式,培育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驱动区域经济增长。

下一步,各方将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长效协作机制,重点实施龙舟运动实践基地建设、龙狮技艺课程体系研发、龙文化IP节庆打造三大示范项目,贯通“人才培育—非遗活化—产业升级”全链条发展路径,为泸县争创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区提供核心支撑。此次合作既是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部署的务实举措,也是精准对接文旅融合政策导向的创新实践,标志着非遗传承从单一保护向校地协同创新转型,通过解码文化基因密码、重构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为地域文化复兴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